培育优质河蟹苗三个重要参数


中华绒螯蟹人工[人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én gōng,泛指人造的;人为的 。]繁殖一般在小水泥地中进行。必须将水池环境调优,才能提高蟹苗成活率。

水温:河蟹育苗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最适水温为20~25℃,升温要缓慢进行,每小时不得超过1℃。升温过快会**抱卵蟹提前排苗,排出的原蚤状幼体[ ...]不能开口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常引起大量死亡。

盐度[绝对盐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物质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河蟹人工半咸水配方配制人工海水育蟹,蚤状幼体最适盐度为17‰左右。在蚤Ⅲ、蚤Ⅳ阶段适当添加钾盐,能促进幼体蜕皮。在大眼幼体淡化过程中,盐度下降每天不得超过3‰。

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水中溶解氧对于蚤状幼体的生长发育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直接影响蚤状幼体的存活,另一方面水中溶解氧的高低直接影响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状况,对蚤状幼体产生间接影响。池水溶解氧一般不得低于4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生产中可用罗茨鼓风机不间断增氧。

水体中氨态氮含量过高,能使蚤状幼体动脉血液中氧含量降低,摄食量降低,代谢机能减弱,超过1毫克/升,能破坏蚤状幼体细胞,影响呼吸机能,死亡率提高。硝态氮含量不得超过0.1毫克/升,否则会引起蚤状幼体中毒,摄食量降低,鳃状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僵直而死。控制氨态氮和硝态氮的浓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密度。幼体合适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是每升100尾。起始放养量可高些,因为空间、水量、饲料等条件宽裕,但到中期需要分养,否则密度过高,分泌物过多,水质易恶化,到蚤Ⅴ期和大眼幼体时会发生大量死亡。(2)投喂量。投喂活饵(刚孵化的卤虫[卤虫(Brine Shrimp)也称盐水丰年虫。]无节幼体)和人工配合料(蛋黄、自己配制的微型颗粒料),投喂量主要靠目测估量。人工配合料要求达到一定细度,蚤Ⅰ、蚤Ⅱ期可采用[采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ǎi yòng,指采纳应用;任用。]100目网筛、蚤Ⅲ、蚤Ⅳ期可采用60目网筛,蚤Ⅴ期及大眼幼体阶段可采用40目网筛。蛋羹或自制的微型颗粒料,可以添加一些维生素、类脂物或将来需要的抗生素载体。(3)水处理。换水采用彻底换水的方式,每天傍晚把水放掉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改编自木下半太同名漫画一部日本悬疑喜剧电影,于2014年4月1日上映,由品川祐导演,品川祐、木下半太编剧,藤原龙也、中岛美嘉、田中圣、木村了、坛蜜、哀川翔、洼冢洋介、池畑慎之介等主演。],再用虹吸方法排掉三分之一,然后加新鲜水。白天可投喂人工配合料,晚上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保证晚间蚤状幼体蜕皮时有良好水体环境。换出的水可通过机械过滤和生物过滤后重复利用。(4)培育“绿水”。采用半流水方式,将富含浮游植物的“绿水”定时注入培育池中,净化水质。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