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后的稚鳖即进入幼鳖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管理期。稚鳖因越冬前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差别较大,所以转养到二龄幼鳖池时应按不同规格进行分池饲养。这时可将规格较小的幼鳖留在稚鳖池中[她如鱼得水,步步为营,却终归为池中鱼。]饲养,养到7月左右新的稚鳖孵出时,再将其移到幼鳖池中饲养。
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视鳖的大小而定,一般体重[体重body weight为 *体或穿着已知重量的工作衣称量得到的身体重量。]10克以上的幼鳖放养量每平方米5-10只;体重在10克以下的每平方米放养10-15只。随着鳖的生长,饲养过程中还可按个体大小分池调整饲养密度。
开春后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高于16℃时,就可以对幼鳖进行投喂。幼鳖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能力较强,除了摄食高蛋白质的动物性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外,还能利用一定量的含淀粉多的植物性饲料。投饵应随季节不同而有变化,开春后的4月份,水温较低,幼鳖摄食量较少,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投喂一次即可,投饲量为幼鳖总体重的5-10%;5月份以后,水温升至20℃以上,摄食量增多,当水温达到26-30℃时,幼鳖进入最佳生长阶段,食欲特别旺盛,此时应抓紧时机加强投喂,促使幼鳖快速增长,这时每天投饲量为幼鳖总体重的20%左右;入秋后水温逐渐降低,幼鳖摄食量不断减少,投饲量为幼鳖体重的5-10%;越冬前,为了增加幼鳖体内脂肪的积累,可适当增加动物内脏和鲜蚕蛹的投喂比例,以保证幼鳖越冬安全。
饲料可投放在饲料台上,饲料台可用木板或水泥板设置,一般每50平方米水面设一个,每个饲料台面积约一平方米。位置固定在池内靠边1米处,台面在水面下10厘米的水中。浮性饲料可直接投放到饲养池中。
幼鳖饲养中要加强水质管理,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范围内。盛夏季节还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搭棚遮荫。荫棚[荫棚是为园林植物生长提供遮阳的栽培设施。]位置选择在鳖池的西南端,荫棚面积占池水面积的三分之一为宜。也可在池边种高大的树木,用以遮荫防暑。
幼鳖经过一年的饲养,体重一般可达50-100克,这时幼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在向阳背风、池底泥沙层厚度20厘米以上的池中(适时注水保持高水位),幼鳖就可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