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又到池塘蓝藻泛滥时,养殖户如何合理预防?


作者:广州胜维饲料高级工程师施卫民


夏季[在中国夏季从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容易占优泛滥的原因主要是

一、夏季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

实验观察发现:水温在10~35℃范围内时,微囊[微囊(Microcapsule),也称智能微囊(Intelligent Microcapsule,IM),系指固态或液态药物被高分子材料包封形成的微小囊状粒子。]藻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的放氧速率,会随温度升高而直线上升,最适温度高为35℃。也就是说:对于微囊藻,当水温在10~35℃范围内时。微囊藻的增值会随水温的升高而加快,水温到了绿藻被抑制的35℃时微囊藻更加疯长。所以夏季就是微囊藻等蓝藻繁殖加快的气候条件。

而当温度高于30℃的时候,许多球藻的净光合作用放氧速率就开始迅速下降。也就是说:水温高于30℃后,许多藻的生长繁殖速度已经降低,而微囊藻却会更加疯狂生长。

所以微囊藻等蓝藻在夏季就有条件成为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优势藻的可能。

这就是为什么拉遮阳网[遮阳网又称遮光网,是近10余年来推广的一种最新型的农、渔、牧业、防风、盖土等专用的保护覆盖材料。]是一个有利于蓝藻防控的依据。

二、夏季水体pH容易偏高

实验观察发现,水体当pH高于8.0以上就开始有利于微囊藻的生长,不过水体这种pH的条件下,对其他球藻影响也不会太大,在这种pH的条件下,球藻和微囊藻是可以相互竞争甚至在水体磷不是特别高时,蓝藻会和其他藻和平共处。而当水体的pH高于9.0后,绿藻的摄取碳的能力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而微囊藻却活力依旧,这种条件下球藻的繁殖速度就明显处于劣势,水体就很容易被微囊藻大量繁殖,形成压倒性占优藻了。

在夏季日照强烈,水体中的单细胞藻光合作用强。当水体二**碳消耗太多,水体pH就容易会升高。由于微囊藻在高pH环境中对碳摄取能力相对于绿藻高,所以在这种pH高的水体环境就导致蓝藻容易以压倒性的比许多球藻更加快速的繁殖和生长。

pH和微囊藻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要颠倒:是由于pH太高才导致微囊藻疯长而不是因为长微囊藻就会导致pH升高。这就是在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水体pH来控制微囊藻的依据。这就是为什么在水浓的时候就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塘生态控制一下水体藻的氮、磷营养,不让藻任性发展就能够有一定预防蓝藻的作用的依据。这就是为什么在夏季发现早晚pH差偏大、水体pH开始偏高时,通过泼洒丰收宝+米糠发酵物来预防微囊藻等蓝藻泛滥的实验依据。

三、夏季光照大

微囊藻的光合作用有3个特点:

1、微囊藻适应温度范围宽,能够适应相对高的水温,微囊藻的光合作用在水温35℃以下,微囊藻的光合作用强度是随温度的升高显著提高。
2、光饱和点低,光合作用效率高,在弱光环境中就能够相对高效的进行光合作用,还能够抗强光伤害,即使在夏季高温季节的阳光灿烂日子里,浮在水面依然能够很好的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3、对pH变化具有比绿藻、硅藻强的适应能力,无论在中性还是在碱性的水体环境中,都能进行活跃的光合作用。
4、微囊藻有很强的趋光性[生物趋光性是一种生物对光靠近或远离的习性,也是生物应激性的一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日出而浮日落而沉,占尽光合作用的风头。

这就是为什么泼洒腐植酸[腐植酸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广泛应用于农、林、牧、石油、化工、建材、医药卫生、环保等各个领域。]钠、拉遮阳网是一个有利于蓝藻防控的依据。

正是微囊藻拥有在光能利用、温度和pH适应性方面的特点,可以使其快速生长繁殖,积累大量的生物量,在与其它藻类的竞争中占据显著的优势。所以在夏季水产养殖,如果没有人为的针对性调水、改底干涉条件下,夏季水产养殖的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就很可能形成微囊藻等蓝藻泛滥!关键是:对蓝藻泛滥的预防和控制进行的改底、调水措施,应该是针对蓝藻的这些特点进行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效果,而不应该迷迷糊糊地找其他途径!

囊藻等蓝藻的预防和处理

一、蓝藻对水产养殖会的危害和处理蓝藻需要注意的慎重点:

微囊藻的危害:
1、微囊藻的大量繁殖以及死亡后的分解会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水体的低溶氧。
2、微囊藻通过趋光性强,抢夺碳等等间接影响整个水体如pH、藻相多元化等的水质指标。
3、在蓝藻死亡的时候,蓝藻胞体破裂将释放毒素污染水体,使养殖对象产生中毒现象,如果使用杀藻剂处理微囊藻,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由于微囊藻集中性死亡,会一下子释放出大量的蓝藻毒素,轻则养殖品种闭口等,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见图1

从上可以看到;蓝藻真正的最大危害是在蓝藻死亡的阶段而不是蓝藻生长过程。所以杀藻剂不一定有害,但是蓝藻一下子大量死亡才是微囊藻的最可怕之处。

所以对付蓝藻尽可能通过调整水体pH和营养素,让蓝藻慢慢的退出优势藻的位置,尽可能不要采取一下子就能够消灭蓝藻的杀藻剂处理。当然,也有许多人认为:用杀藻剂处理没问题,虾还是杠杠的,当然有这种可能!不过养殖是否成功说的是几率,还是尽可能不要冒险为佳。

二、蓝藻泛滥的预防

根据蓝藻上面说的特点,蓝藻的预防措施是:

1、在日照时间长、高温的养殖季节,为池塘拉面积为三分之一以下的遮阳网,减少光合作用和降低水温,这个措施对淡水养殖中的蓝藻防控有比较好的意义。没有遮阳网也可以撒一点腐植酸钠把水染黑。
这种拉遮阳网的措施,对池塘水温、水体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干涉作用,而且调水措施成本低、效益高。见下图2:

2、水体pH偏高的时候可以泼洒丰收宝+米糠的发酵物,强化水体的缓冲系统稳定水体pH。

3、其他生物预防处理措施:这里说的生物是指白鲢等滤食性鱼,不能够习惯性的一说生物就想到拼命泼微生物菌。在对虾养殖池塘套养白鲢等等滤食性的鱼,会有非常好的预防蓝藻泛滥的作用。花鲢也可以,只不过花鲢太抢料不说,花鲢吃过的微囊藻拉出来有一些还能够活过来。所以还是套养白鲢好一点,养殖密度不那么高的土池甚至把套养品种搞复杂一定会更加有利于疾病和水质恶化的预防。见图3:


4、在水体pH偏高、水色浓难控制时,可能开始出现微囊藻占优的应对措施:
可以每亩泼洒蓝荧标兵一瓶,见图4:


三、蓝藻开始有泛滥迹象的应对

这种情况一般是:下风口刚刚看到有蓝藻水华,pH下午一般也超过9,这种条件下一般不需要而且最好不要急急忙忙的采取打措施来杀藻,可以局部先泼洒塘生态控制微囊藻的发展,同时泼洒丰收宝+米糠发酵物强化水体的缓冲系统,稳定pH。

下面给大家一个微囊藻刚起的详例:发生地址在辽宁营口,在这个处理过程,为了朋友们能够判断是否有参考价值,辽宁营口的余君特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早上7-8点)、同一地点进行拍摄了整个处理过程。就冲这一点,就应该体会到:与人共享经验是同为水产人的高尚品德。

当天采取措施:
1、每亩按丰收宝1公斤、米糠(不带碎米)5公斤发酵一天后全池连渣泼洒。
2、每亩腐植酸钠2公斤用水溶解了后泼洒。
3、取塘生态用水稀释10倍后泼洒在下风口微囊藻上。

可以看到该池塘下风口的微囊藻已经没有明显的趋光性、没有明显形成水华了。当天下午4.45的pH是8.8。

可以看到该池塘下风口的微囊藻已经没有绝对的优势了。

四在水体微囊藻已经明显占优时的应对

当养殖池塘水体的微囊藻已经明显占优了的条件下,池塘中的藻营养素比例一般已经出现限制营养状况了。和环保的湖泊可能不一样,养殖池塘不像云南的滇池,磷污染太高是藻相限制点了,反而构成细胞壁的碳成为藻的走向的限制点。所以:这种条件下以菌抑藻、菌藻平衡就显得不够针对性了!

微囊藻泛滥处理例子:
1、每亩泼洒塘生态2公斤/亩,无选择的降低水体的氮、磷分子,让所有藻的生长基础都降低一下,让所有的藻也别太过分好吃好喝后过分繁殖了。
2、每亩泼洒蓝荧标兵500克,把水体的磷尽可能的降低。一般在3-5天内,微囊藻占优的水体就会明显改善了。为什么需要3-5天?微囊藻有磷存储器,里面的磷是无法抢夺的。

例子一**阳西去年的例子:见图5-8

图5

图6

图7

图8


例子二:江门开平去年的例子:见图9-11

图9

图10

图11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