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塘、培水
有条件的池塘最好经过干塘清淤和曝晒,尤其是多年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的旧塘。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清塘,每亩施放[【出处】明 冯梦龙 清 蔡元放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二回:“至次日,彼此列成阵势,吩咐:‘不许施放冷箭。]生石灰50千克或使用20克/立方米漂**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经干塘曝晒的,还要每亩使用30千克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以彻底清除遗留的凶猛杂鱼。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每亩施放3-5千克“生物肥水王”培育浮游生物,待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微绿色或微褐色则可投苗。
2、投苗密度
每年12月份至次年1月份放养经中间培育、已达10厘米的鱼种,每亩放养2500尾为好,300天的养殖期亩产量可达1200-1500千克。另外每亩搭配投放100尾鲫鱼和30尾花、白鲢,以增加养殖效益。
3、投饵[ ...]
鲈鱼比较暴食,应适当控制投饵量,以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污染。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一般日喂2次,分别在上午7-9时和下午4-6时,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量的5%。要坚持驯食的习惯,在塘中搭一投饵桥,每次投饵前敲击饵桥或拨响塘水,使鱼群游来抢食,这有利于观察鱼群进食和健康状况,方便采取应对措施。鲈鱼抢食水中悬浮物的饵料,下沉后不再摄食,因此投喂小杂鱼应耐心慢慢投喂。
4、水质管理
鲈鱼的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十分重要,主要方法有:
(1)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每天的换水量要达30%以上。
(2)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词目:开动拼音:kāi dòng注音:ㄎㄞ ㄉㄨㄙˋ词性:动词...]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越趋频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夜晚可投放“三兴颗粒氧”和开动全部增氧机、白天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3)施放微生物制剂[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后浓度升高,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严重,这是鱼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应适当施放生物制剂,使有益菌[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酸盐,保持良好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