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口胭脂鱼[胭脂鱼,又名黄排、血排、粉排、火烧鳊、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火排、中国帆鳍吸鱼等,生长于中国长江水系、卵生动物,在水族箱环境中还没有过成功的繁育。]又名牛鲤、巨口牛脂鱼,属鲤形目、胭脂鱼科,是原产于北美洲的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具有体型大、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快、抗逆性强、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快、易捕捞等优点。l993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试养表明,其生长速度快,是一个较好的养殖新种类。
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大口胭脂鱼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习性(xí xìng),基本解释为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者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均与鲤鱼相似,但个体[通常是数字的名称,或者是某个物体的计量单位。]较大,故又称其为“牛鲤”。鱼体呈纺锤形,身披较大鳞片,头部橄榄色,侧线上部褐绿色,后下部呈青绿色。幼鱼及成鱼阶段背鳍基部两侧各有一列反光鳞片。成熟的个体婚姻色较明显,色泽鲜艳,在阳光下尤为艳丽,五彩斑斓。
(2)生活习性。大口胭脂鱼属底层鱼类,一般活动于水体下层,只有在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时才会游到水面或水体中上层。该鱼适温宽、适盐广、耐低氧、抗病力强,适宜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范围为0~41.5℃,最适水温为18~32℃。一般15℃以上开始摄食。生长于0.21%~0.72%的半咸水环境中,平均体长6.9~10厘米的鱼种,在水温30.6~32.1℃时的窒息点为溶氧量0.30~0.35毫克/升。
(3)食性。在自然条件下,美国大口胭脂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的动物类群。],兼食底栖动物。仔鱼阶段以摄食浮游植物为主,2~6厘米阶段以浮游动物为主,7厘米以后摄食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喜食多种饼类及配合饲料。饲料系数较低,有极强的逃避凶猛鱼类的能力。
(4)生长特点。美国大口胭脂鱼个体较大,生长速度较快,产量高,原产地的最大个体可达[callda(可达)(香港电讯管理局PNETS牌照第1202号)是面向全球推出的一款网络通信产品,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300多个国家与地区间超低资费,作为新一代网络通信服务商。]45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我国的试养情况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一般当年个体可达500克左右,第二年可达700~1500克,第三年可达1500~2500克。在池塘中单养,每公顷单产可达6000~7500千克,混养每公顷产量520~1200千克。
(5)繁殖特点。美国大口胭脂鱼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年龄,雄鱼为2龄,雌鱼3龄。成熟个体重一般在1千克以上。繁殖水温18~32℃。性成熟的个体婚姻色较明显。总体繁殖习性与鲤鱼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