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蟹,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的好坏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影响河蟹的生长速度、成活率的高低,同时也影响成蟹的个体规格、饱满程度、背甲的颜色,直接关系经济效益。春季,是河蟹生产的重要时期,尤应注意调节好水质,为全年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现介绍有关事项,希望对养殖者有所帮助。

  注重水质要求

  一、河蟹对水质的要求。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澈透明、水草茂盛、微碱性的水域中。酸性水质不利河蟹对钙的吸收,因此养蟹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最适的pH值为7.5~8.5,池水溶氧需保持在每升5.0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以上,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40厘米左右为宜,池中需保持一定的水草,覆盖面积占池水面积的1/3~1/2。
  二、水源[水源是水的来源和存在形式地域总称。]条件。养蟹池塘的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清洁,不带病原生物和有毒污染物质,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要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水面不得出现油膜或浮沫,悬浮物人为增加量不应超过每升10毫克。在工业污染和市政污染水排放地带建立的养殖场,应修建蓄水池,水源经沉淀净化或必要的消毒后再引入池塘,以防止病原带入养蟹池中。
  三、水源的处理。对于水源不好的蟹池,应进行水源净化与消毒,可在总进水口加设特制密网(40目)过滤,以避免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鱼池;可根据水源中存在的病原生物和敌害生物进行水源消毒,一般可用每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25毫克~30毫克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或用每千克1.0毫克漂**(含有效氯25%以上)全池泼洒;或用每千克0.5毫克敌百虫(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消毒。
  四、清塘[qingtang

]

消毒。河蟹对水质和底质要求较高,春季是放养河蟹的大好时机,蟹种放养前首先要彻底清淤、曝晒。每年都应及时清除蟹塘中的过厚淤泥,使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以利于保持水质清新。放蟹种前10天~15天进行1次药物清塘,水源充足的可放干池水进行清塘,不便放水的可采用带水清塘。常用的方法为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100千克或漂**4千克~5千克全池泼洒;带水清塘,泼洒生石灰,每亩水面水深1.0米的用100千克~150千克。

水产养殖贴士之蟹池春季水质调节至关重要

  水质日常管理

  水质培肥。对于水质特别瘦的池塘,应适时适量进行施肥。一般可在放养前施用基肥,一般每亩可施经腐熟的人畜粪250千克~300千克;追肥应根据季节、水温、水色、透明度等情况确定,一般当遇有水中浮游生物量过少,水质偏瘦,水的透明度大于40厘米时,可采用腐熟后的鸡粪挂袋的办法,增加水的肥度来调节水质。但要注意生态养殖,尽量不用铵类化肥来调节水质,以保持良好的无公害生态养殖环境

  栽培水草。水草可吸收水中的营养盐类净化水质,并且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解氧,因此可移植苦草、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或移植浮萍等浮水性植物,覆盖面积应达30%~60%。

  放养滤食性鱼类。如花、白鲢,因其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不会影响河蟹的生长,反而可通过它们对池中浮游生物的摄食,降低池水肥度,并充分利用水体,获得适当的鱼产量,增加效益,具体放养量应灵活掌握。

  控制水位和换水。春季,前期蟹池应保持较低的水位,以利水温的提高,一般0.5米~0.7米即可,以后随着水温的上升和河蟹的生长而逐渐加深。加注新水时,应掌握春季前期浅水,以后逐渐加深的原则及时加注新水,一般10天~15天加水1次,每次10厘米~20厘米即可。在水位基本加满后,应及时换水。一般春季后期开始换水,每7天~15天换1次水,每次换10厘米~20厘米的池水。搅动底泥。选择晴天中午,用铁耙、铁链等定期搅动底泥,一般每月1次~2次,以增加水中肥分,可有效防止有害物质在池塘中积累,造成化学耗氧和生物耗氧增加。

  机械增氧。适时开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等机械设备,可调节水中的氧盈和氧债,以维持蟹塘的优良水体环境。用增氧机要坚持“三开两不开”,即晴天中午开机

[基本定义①开动机器。]

,*天时次日清晨开机,*雨连绵或水肥蟹多,半夜开机,傍晚不开机,*雨天白天不开机。

  采用化学药物和生物法改良水质。定期泼洒生石灰、增氧剂等化学方法改良水质。一般春季每隔15天~20天泼洒1次,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生石灰20千克~30千克。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光合细菌制品,光合细菌是一种以光为能源,利用二**碳或有机质进行营养繁殖生长,而又不消耗氧气的有益微生物。用于水产养殖,能有效增加水体的溶氧量,以减少减轻和预防细菌性蟹病,提高蟹的摄食消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另外,使用芽孢杆菌、EM菌等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也有效。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