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体

主要由鲁克氏耶尔森[耶尔森出生于瑞士,1894年发现鼠疫杆菌(鼠疫巴斯德氏菌,又称鼠疫耶尔森氏菌)。]氏菌、气单胞菌及河弧菌等三类细菌引起。

2、流行情况

细菌性败血症是近年来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鱼类最多的一种流行病。从1988年开始,此病从南到北,先后在全国10余个省市,各淡水鱼养殖地区的不同养殖水域中广泛流行,是养鱼历史上罕见的疾病之一。此病流行季节,从每年的2月底至11月,水温在9~36℃,其中尤以水温为28~32℃发病最为严重,发病率高,死亡率为30%~50%。

3、症状

病鱼的口腔、颌部、鳃盖、眼眶、鳍条及鱼体两侧充血[局部的血管血量增加,血流加速。],眼球突出,腹部膨大,剥去鱼皮,全身肌肉充血呈红色;鳃灰白色,鳃丝肿胀、末端腐烂;剖开腹腔,有淡**、红色腹水;肠壁充血,肠道充气、无食;肝、脾、肾肿大。

4、防治方法

(1)严禁近亲繁殖,提倡就地培育健壮鱼种。

(2)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干法彻底清塘[qingtang

]

,水深约10厘米,每公顷用0.75~1.125吨,8天后放鱼

[这是咏物诗中一首富于哲理的佳作,篇幅短小,意味隽永。]

鳙鱼养殖常见病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技术

入池,每公顷水深1米的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

用1.875~2.25吨带水清塘,15天后放鱼入池。

(3)综合治疗:第1天杀灭鱼体表寄生虫(用药应有针对性,可采用敌百虫或硫酸铜等),第2~6天连续投喂杀菌药饵(100千克鱼体重用氟苯尼考2~4克),第3~5天,每立方水体用含氯制剂(三氯异氢尿酸或二溴海因等)0.3~0.5克全池遍洒,第10天左右每立方水体用生石灰30~40克全池遍洒一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