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稚鳖期的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控制,主要是保持水质清新勤于换水。这是因为稚鳖体质幼嫩,活动力不强,养殖的重点是提高稚鳖的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所以水体必须每3~5天更换1次,并清除投喂时余下的残渣,保持水质清新。夏天气温高,要做好防暑工作,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在35℃以上时,应及时加深水位,并在池塘水面放养风眼莲、浮萍之类的水生植物以遮阳,也可以在四周加遮阳设备。
要准备大小稚鳖池,因为稚鳖要分池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因鳖的繁殖期长,前后期孵化相差几个月,大小不齐,合养会影响摄食及生长。所以各期孵化出的稚鳖要分开池饲养,以提高其成活率。为了提高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稚鳖的成活率,在越冬期间继续生长,当气温降到15℃以下时,要将稚鳖移入室内饲养,最好保持室温在25℃左右,水温15℃以上为好。采用的方法为:加温[加温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jiā wēn,基本意思是增加温度。]养殖,或在稚鳖越冬前提前加温1个月,经过越冬后再提前1个月加温,如有工厂余热、温泉、**热水井等水量有保证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提高水温。
稚鳖的抗寒能力较弱,在池塘越冬室外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将稚鳖转入室内越冬。包括稚鳖在内的各种规格的中华鳖都可以进行温室加温养殖。在冬春低温季节,应用地热水[地热水,是指高于观测深度的围岩温度的**水。]或工厂余热水,在室内或塑料大棚[塑料大棚俗称冷棚,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保护地栽培设施,由于其建造容易、使用方便、投资较少,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内进行人工控温饲养,模拟自然生态条件,可以解除稚鳖冬眠,实现不受季节限制的全年性养殖。人工控温饲养的技术要求水温保持范围为26~32℃,水位保持在1米左右。考虑到中华鳖的生长适宜条件,水体的主要指标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不低于2~5毫克/升,最佳水温在28~30℃,透明度适宜在25厘米以上。同时放养占1/5~1/3水面的凤眼莲以保持净化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