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胡子鲶苗种培育高产技术

胡子鲶又名埃及塘虱鱼,常栖息于池底沿岸水域,喜群居,善钻泥及*居,是一种以动物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性贪食,食量大,生长快,种内竞争激烈。一般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10cm以下的苗种,尤其是规格在2—8cm之间的苗种,若饵料供应不足,管理不当,会发生强烈的弱肉强食,大鱼吞食小鱼现象。这种情况下育苗出塘的鱼种,规格参差不齐,病害多,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往往不及10%。笔者多年从事革胡子鲶苗种生产,摸索了一套苗种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高产技术,鱼苗[也叫“鱼花”。]仅需25天左右的强化培育,就可育成平均规格达10cm以上的鱼种,并且出塘规格整齐,质量好,成活率高达80%—90%。

  一、作好苗种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前的准备工作

  1、苗种培育池:水泥池,长方形。小池面积20平方米,池深1m;大池面积1亩,池深15m。

  2、水质培育

  小池:将水花鱼苗养成全长2cm规格的苗种。鱼苗放养前把水泥池四壁及底部擦洗干净,注入30cm左右水,并用福尔马林使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达10ppm浓度消毒池水。过3天毒性消失后,将轮虫种引入池中,每天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一次豆浆,连续3天,此时轮虫大量繁殖,即可放养水花鱼苗
 
 大池:将全长2cm养成10cm规格的鱼种。放苗前,池中注入50cm左右水,并用生石灰使池水达20ppm浓度清塘消毒,同时施用500kg粪肥培育饵料生物,7—8天后毒性消失,饵料生物也繁殖起来,即可放苗。

  二、鱼苗的放养与培育

  1、放养:下午4—5时,选择游动活跃,逆水能力强,无病害的鱼苗放入池中。放养时,注意装苗容器水温与池水水温的差别,若两者温差超过2℃,应将装苗容器放入池水表面,用池水徐徐加入容器内,使鱼苗慢慢适应池水水温,当容器水温与池水水温基本一致时,再将鱼苗缓缓倒入池中,防止鱼苗因水温突变不适而造成死亡。

  2、培育:根据革胡子鲶苗种生长特点,分两个阶段进行培育。

  第一阶段培育:在小池中松散设置8个经洗净消毒的水葫芦[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凤眼蓝属的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垛用细竹等浮性材料围住水葫芦,供鱼苗栖息、食场和清新池水水质等。每平方米放养3000尾水花鱼苗

  鱼苗除摄食池中轮虫外,每天还应投喂水蚤1次、混合饵料4次上午、下午各2次。

  混合饵料用量:前3天平均每天投喂6个熟蛋黄和200g鱼粉;第四至第七天[《第七天》是中国当代知名作家余华继《兄弟》之后,时隔七年后最新长篇小说。]平均每天投喂6个熟蛋黄、500g鱼粉和300g麦粉。投饵方式采用混合料兑水泼洒法,沿池边和水葫芦垛处多泼些,其它水域少泼些。

  培育期间,要保持池水微流,进水口和出水口都要用纱窗布围住,防止鱼苗逃跑和敌害生物进入。每天适量增高水位,到第七天,池水深度应达到1m左右。鱼苗培育到第七天下午,在小池中反复拉网几次,此时鱼苗出池平均规格可达2cm,经筛选后把个体特别大的少数鱼苗留在原池中继续培育,其它鱼苗转入大池中进行第二阶段培育。

  第二阶段培育:根据革胡子鲶的生活习性,在大池内四周边缘设置若干个草堆用石头压住沉入水中,供苗种栖息、食场和育肥池水作用。每亩放养规格为2cm的鱼苗10万尾。

  投喂混合饵料鱼粉50%、麦粉40%、面粉10%。每天投喂3次早、中、傍晚各一次,日投饵量控制在鱼体重的12%左右。每次投饵时,先用少量水加入混合料中,用手不停地搅拌,使粉状的饵料变成细微颗粒状,然后将饵料投入池中,重点投在池内边缘和草堆上。

  培育期间,每隔3天注水一次,每次增加水位10cm左右,到起捕时,池水深度达1.2m左右;每隔6天全池拉网一次,将个体特别大的苗种挑选出来。为保持池水有丰富的天然饵料,中途可施追肥腐熟粪肥一次,施肥量为100—150kg/亩。

  经过以上两个阶段25天的强化培育,革胡子鲶水花鱼苗可以长成平均全长10cm规格的鱼种,成活率达80%—90%。

  三、常见病的防治

  1、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此病多发生在全长15cm以下的幼鱼阶段。在强阳光照射下,水生浮游植物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在水池中呈微小气泡析出,鱼苗误吞气泡以及气泡附于鱼体表及鳍条上,使鱼体失去平衡,仰浮于水面,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大批鱼苗死亡。预防办法是平时注意调节培育池的水质,夏秋季烈日当空,应遮盖鱼苗培育池池顶部,防止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过盛而产生过饱和氧气。治疗办法是:1向池中冲注低氧的清新水,几小时后鱼苗腹部、身上气泡消失,鱼苗恢复正常;2每立方米用15g橘子皮煎水全池泼洒,对气泡病有治疗作用。

  2、小瓜虫[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病:此病对革胡子鲶苗种危害很大。感染了小瓜虫的鱼体,体表和头部出现小白点,严重时全身覆盖一层白色的薄膜,并分泌大量的粘液,不久即死亡。

  防治办法:1每隔7天定期向池水泼洒01ppm硝酸亚汞,可以预防此病;2苗种发病时,用02ppm硝酸亚汞全池泼洒,可以控制和治疗小瓜虫病。3黑体病:发病时,病鱼鱼体消瘦,体色变黑,竖直浮于水面,吻部及头部有时可见白色绒毛状斑块,胸鳍内侧有个圆形红色血斑。防治办法:1更换新水,保持池水清新;2用1ppm漂**全池泼洒,隔数小时后再换池水,再施药一次;3发病期间投喂活饵料,不投喂其他饵料.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