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养殖之蟹种放养技术


1、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时间

生产实践证明,蟹种以冬放为宜,其优点:①气温低,蟹种活动能力弱,捕捞、运输[运输是指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放养等操作过程中,不易擦伤蟹体,放养后成活率高。②蟹种越冬后,能很快适应水体新环境,开食早,生长快。③有利于蟹池混养鱼种、投放虾苗及其他配套工作的安排。

2、蟹种选择

目前市场上的蟹种,主要有长江绒毛蟹、辽蟹、瓯江蟹等。选购前,应首先了解蟹的品种、蟹龄、培育方法、来源渠道及是否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等。从饲养效果看,放养人工培育的长江绒毛蟹(一龄蟹种),效果好,生长期[一年中植物显著可见的生长期间,称为生长期,也称为生季。]长,上市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大,回捕率高,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5以上。辽蟹等蟹种生长期短,回捕率较低。二龄蟹种、性成熟蟹种等劣种,因性腺发育成熟,开春后不能正常脱壳生长,会大量死亡,无饲养价值。

蟹种质量要求:①体质健壮,规格一致,甲壳附肢完整,无病伤,倒地后能迅速翻爬下水。②最好就近选择育苗场购苗,避免长途运输,减少中间环节。③蟹种捕捞,宜选购灯光诱捕[诱捕;导演马特赫瓦·哈斯丁,喜剧、恐怖、科幻类型电影,片长95分钟,主要讲述在一间学院的校园里,一连串无法解释的离奇死亡事件,留下了一个个受害者冻结至死的尸体。]、流水诱捕的蟹种,禁购徒手捕捉、药物诱捕的苗种。

3、蟹种的运输及放养

(1)运输方法

目前普遍采用网袋装运,但因网袋体积小,质软怕压,蟹种装袋后易上下左右翻爬,极易受伤。采用蟹苗[春季是养蟹的关键时期,蟹苗的选择和投放决定着年终养殖的产量和效益。]箱运输,蟹种活动余地大,可避免翻爬和挤压。装箱前,蟹苗箱应用水浸泡湿透,均匀布放少量水草。运输时间控制在4~6小时之内,途中每隔1小时洒水一次。

(2)放养方法

蟹种经长途运输,离水时间长,鳃丝萎缩。到达池口后,应将蟹苗箱放入池水中浸泡2~3分钟,再放在岸边20~30分钟,如此反复2~3次,让蟹种慢慢吸足水分,再放入池中,以避免蟹种因突然吸水过多而“胀死”。如大水面放养,可事先围出1~2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水面进行短时间暂养,待蟹种适应新水体后,再放入大水体中,以防逃逸。

(3)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入池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地区间引种增多,蟹病日趋严重。因此要重视蟹种消毒工作,一般在放养蟹种时可用15毫克/千克福尔马林溶液浸洗20分钟,消毒杀菌。

4、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和规格

池塘养蟹面积小,敌害生物少,可以强化投饵,发展精养,提高养殖产量。一般可亩放蟹种1200~1400只,蟹种规格为每千克400~600只。大水面养蟹,敌害生物多,管理难度大,应适当稀放,一般亩放蟹种600~800只,蟹种规格为每千克200~300只。

5、饲养管理

(1)彻底清塘

蟹种放养前应抽干池水,清除杂草,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彻底清塘消毒。

(2)水草移栽

蟹池应模拟自然生态条件,栽种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轮叶黑藻等水草,覆盖率达40%以上。

(3)水质管理

池水水质要求清新、溶氧高。冬季水位保持1.5米以上。

(4)适当投饵

越冬期间如天气晴暖,水温4℃以上,可投喂适量小杂鱼、虾蚌肉等,补充养料。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