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又名黄鳅、鳅鱼,其脂肪含量、胆固醇含量均较低,素有"水中人参"之称。记者采访了苏州大学[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简称“苏大”,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首批入选“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入选“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水产研究所的凌去非副教授[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是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了解我省泥鳅的养殖情况。
江苏省泥鳅养殖面积[养殖面积是投放鱼苗鱼种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的水面面积。]共2.5万亩左右,连云港赣榆县[赣榆,古称怀仁。]养殖面积最大,1.7万亩左右,其他泥鳅养殖主要集中在徐州、镇江、苏州、宿迁、常州等地,且赣榆县泥鳅产量的60%~70%出口韩国市场。
凌去非副教授介绍,我省泥鳅的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主养,少量实行水生经济作物混养、稻田养殖等,连云港赣榆县主要进行泥鳅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效益达万元;实行泥鳅与水生经济植物(莲藕、慈姑等),亩平均效益2000~3000元。另外,凌去非提醒,稻田养殖泥鳅时,稻田用药可能会对泥鳅生产带来威胁、影响泥鳅的生长安全以及食用安全,应谨慎养殖。
虽然泥鳅具有适应性强、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等特点,但在进行泥鳅养殖过程中应注意池塘泥鳅苗种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以及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选择、投喂。赣榆县池塘主养泥鳅时,每亩放养泥鳅越冬泥鳅苗种1000公斤左右,泥鳅苗种放养密度过大,一方面增加了苗种、饲料成本,另一方面容易引起泥鳅发病,一般每亩池塘放养越冬泥鳅苗种150~250公斤。
泥鳅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分为彭化饲料以及沉性颗粒饲料2种。凌去非副教授结实说,进行泥鳅彭化颗粒饲料投喂时,应先对泥鳅进行训食,一般4000元左右/吨;投喂沉性饲料时,将饲料投放于食台上或直接定点撒投,2800元左右/吨。一般日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3%~5%,投喂沉性泥鳅颗粒饲料的池塘,在饲料投喂后2小时,用网兜捞一下池底,检查饲料是否吃完,以增加或减少下次饲料的投喂量。(记者周密)
案例:泥鳅池塘主养
苏州奥博鳅业有限公司渔业基地实行泥鳅池塘主养,每亩收获70~90尾/公斤的泥鳅600~800公斤,产值1.3万~2.08万元,每亩效益5200~8300元。
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可靠、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面积1~3亩,池深0.8~1.0米,土质为中性或偏酸性的粘质土壤。在离池岸30~50厘米处,挖深30~40厘米,宽20厘米的沟埋设围栏,每隔1.5米,使用1根直径4~5厘米的竹竿支撑,栏网的高度比水位高20~30厘米。
鳅种放养每亩投放规格整齐一致、行动活泼、体表光滑、无病无畸形的鳅种300尾/公斤的泥鳅苗种280~300公斤,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消毒,在水温10~15℃时,浸泡15~25分钟。
水质管理池水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水体溶氧2毫克/升以上,并适时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
饲料投喂要求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粒径2.3毫米以内,水温达15℃时,投喂量为在池鱼总体重的2%,水温20~28℃时,投喂量3%~4%。每天投喂3次,投喂饲料时遵循"四定"投喂原则。
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检查,观察水质变化以及泥鳅的摄食、活动情况,并做好防逃设施。
疾病预防定期内服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每100公斤饲料添加抗生素200克、三黄粉500克、维生素C200克,拌匀投喂,每月1次,连喂5天,并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预防泥鳅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做好对池中各种气体饱和度的检测,保证饲料充足供应,减少泥鳅吞食气泡的机会。假如池塘泥鳅已经发生了气泡病,可用5毫克/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并排出一部分老水,添加新水。另外,可使用0.7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或与硫酸亚铁组成的合剂(5:2)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
作者:苏州大学水产研究所凌去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