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养殖的水质调控


1.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条件:养鳖的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水质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是国家、部门或地区规定的各种用水或排放水在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和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用水水质》的规定。各种用途的养鳖池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环境的控制,主要是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水质、水位的控制,防止病害及养殖水体四周有害生物的进入。

2.水质调控:对池塘水质的控制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在放养之前要彻底清塘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尤其是对老池塘应清淤晒塘,消除败坏水质的隐患,才有利于保持养殖中的良好水质。进行清池消毒,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用量为150千克/亩,溶水后全池泼洒。在平时的水质管理中,也要每隔一段时间施用1次生石灰,尤其是6~9月份,最好每15天施泼1次生石灰,生石灰用量为15~20克/平方米。

如果采取提温措施养殖,使水温长年保持在25~30℃,中华鳖生长很快,第二年就可以养出商品鳖。日常管理应注意的事项,一是调控水温,二是注意水质变化。坚持定期换水,保证水质新鲜,定期全池泼洒生石灰或漂**进行消毒。例如应用地热水[地热水,是指高于观测深度的围岩温度的**水。]养殖鳖。要求热水水温低限为35℃,以确保池水水温保持在25~30℃。同时要求水质无毒、无污染,pH值为7左右。要定期检查池塘溶氧量,防缺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要注意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台上的清洁,定期对饲料台进行常规方法的消毒,做好疾病预防和剩余饲料清洁处理,免得引起水质恶化。

鳖是变温动物,对水体温度十分敏感,不能适应水温的急剧变化。稚鳖温差不能超过3℃,幼鳖和成鳖不能超过5℃,否则容易引发疾病。所以要控制水体温度不能急剧变化太大。

鳖在弱酸性水中不爱活动,摄食减少,代谢下降,生长较慢。在强碱性环境中会破坏鳖的皮肤黏膜,引发疾病。因此,必须保持养鳖水体中性或弱碱性,一般用生石灰等进行调节。

微生态制剂是指应用有益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经特殊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它们可以促进多种酶及营养物质产生,分泌活性物质,具有抗**作用,还可以调整维护与改善水产动物体内外环境,同时某些微生物具有抗拮抗与保护作用,还能增强水产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养鳖池塘的水质控制中,可以适当的使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硝化细菌 ( Nitrifying bacteria ) 是一类好氧性细菌,包括**酸菌和硝酸菌。]、硫化细菌等,建立良好的水域微生态环境,进行健康养殖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