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鲟的养成技术



只要是有冷水条件的地方均可养殖史氏鲟[史氏鲟(学名:Acipenser schrenckii):是中国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而且精养和混养[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均可,但最好是精养。

一、精养

(一)室内水泥池精养

1、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条件及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要求室内水泥池面积10-30平方米,圆形或方形、长方形均可,水深1-1.5米,在池的一端注水,另一端出水,形成长流水条件。要求水温控制在14-26℃之间[之间:在两者的中间。],水体溶氧在6毫克/升以上,水质无污染[无污染是指产品生产、贮运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防止产品的农药、兽药残留以及放射物质、重金属、有害病原微生物等对畜产品生产及运销各个环节的污染。],附合渔业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是国家、部门或地区规定的各种用水或排放水在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

2、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放养的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规格最好体长为10-30厘米、每平方米放养量为1-2尾,即每公顷放养量为1.05万-3万尾之间,且要求所放养的鱼种大小一致,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活动及摄食正常。放养前用5%的食盐水浸泡20分钟进行体表消毒。

3、饲养管理饲养期间的主要管理技术:一是保持水质的清洁,经常清除池内污物,并控制好水温在14-26℃之间,最好是在18-25℃之间;二是投饲管理。从鱼种入池的第二天开始投喂,每天投饵[ ...]3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并视鱼体的摄食情况而调节日投饵量,另外,每10天打样一次,测量鱼的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情况,以此调节投饵量;三是适时分池饲养,因史氏鲟的个体生长差异较大,若不及时分池,会出现大的个体生长更快,而小的个体因抢不到食物生长缓慢。

(二)、室外水泥池精养

1、池塘条件及水源室外水泥池精养的基本要求是:池塘面积为0.2-0.3公顷,水深1.8米以上;水源无污染,附和渔业水质标准,水温控制在14-26℃之间,水体溶氧量在6毫克/升以上,有**水经常注入的池塘更佳。

2、放养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为体长20-30厘米、体重在60-100克之间,每公顷放养量为4500尾左右,放养用5%的食盐水浸泡20分钟进行体表消毒。

3、投饲自鱼种入池后的第二天开始投饵,颗粒饲料的配方见前述,日投喂3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左右,根据鱼的生长情况,每10天调整一次投饵量。

二、混养

史氏鲟的混养一般在湖泊或水库中进行。由于其面积较大,水质较好,饵料丰富,水位深,很适合鲟鱼的混养。但所放养的鱼种重量最好在300克以上,适量搭配放养白鲢、鳙鱼及草鱼等,一般不需另外投喂饲料。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