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贴士:生态甲鱼养殖技术要点


  一、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投喂饲料以鲜活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为主,搭配部分植物性饵料为自配饵料,主要种类有:鲜活螺蚬、小杂鱼、动物内脏、饼类、麸类、南瓜等及人工配合饲料,在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开始投喂,日投喂量为鳖体重3%~6%。每天投喂1—2次,具体视水温及天气情况而定,在投饵[ ...]时可搭配少量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一般不使用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禁用添加剂和含激素类或有残留的药物[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二、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调控及病害[植物体发育**、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防治。半野生化甲鱼养殖过程中,控制甲鱼疾病及提高甲鱼品质关键在于水环境控制,重点是搞好水质调控,尽量营造甲鱼的自然生长环境,建立水体的生态平衡,主要应做好:

1、搞好池塘生态设置。一是投放活螺蚬、河蚌等贝类,在春季3~4月份亩放200kg;二是移植水草,要移植苦草、伊乐藻[伊乐藻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原产美洲。]、水葫芦等,覆盖面达1/3,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塘内自净。

2、定期[出处:晋·王羲之 《与尚书仆射**书》:“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加水和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每10~15天应适量换水和加水,换水量一般不宜超过三分之一,保持水质清新稳定。

3、定期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生石灰调节水质、保持pH值稳定。

4、控制投饵,减少饵料对水环境破坏。首先投喂饵料要控制在2小时内吃完;其次,坚持检查,避免过多投喂造成残饵破坏水质。

5、定期添加微生物制品。如光合细菌等,可定期泼洒和每天添加到饵料中,起到净化水质、防病促长、提高饵料转换率[转换率 turnover ratio,turnover rate 在一定群体、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现存量(个体数或生物量)处于稳定时,在一定时间内输入量(或输出量)对现存量的比率称为转换率。]等作用。在防治病害方面,必须坚持生态防治为主,药物预防为辅,根据需要可定期投喂药饵和使用杀菌、杀虫药物泼洒预防,药物使用必须符合NY5071—2001的规定。

  三、分池管理每年根据鳖的生长情况,及时做好挑选,将规模大小基本一致的放在一起饲养,防止残杀和造成病害,有利于甲鱼的养殖管理,促进生长。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