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鼠类:鼠类对幼蟹危害[危险灾害。]十分严重[严重又名严立三(1892-1944),湖北麻城人。],对幼蟹危害较严重的鼠类是个体[通常是数字的名称,或者是某个物体的计量单位。]较大的褐家鼠[褐家鼠(学名:Rattus norvegicus),也称为褐鼠、大家鼠、白尾吊、粪鼠、沟鼠,为一种中小型啮齿动物,雄性体重133g左右,体长133~238mm,雌性体重106g左右,体长127~188mm,尾长明显短于体长,尾毛稀疏。]。早期幼蟹和性未成熟个体一般不上岸,这时鼠类不易吃到幼蟹。当幼蟹出现早熟后,便具有上岸外逃的习性,或因天气变化爬上岸进行气体交换或觅食时,最容易受鼠类伤害[伤害指试图用冷嘲热讽去伤害他人,不法损害他人的身体或健康。]。鼠类伤害幼蟹一般在夜间。这时鼠类在岸边寻找食物,见到爬上岸的河蟹后,首先把蟹螯足的步足咬断,使蟹毫无反抗能力,然后吃“蟹黄”和蟹肉,甚至将断肢蟹拖进鼠洞。
消除鼠类的方法,一是不定期使用鼠药,最好用螯虾拌药毒杀;二是夜间巡塘时用铁叉捕杀。
2.鸟类:鸟类中危害幼蟹的主要种类有野鸭类和苍鹭类。在有芦苇和蒲草的水域,这两种鸟类对幼蟹危害最严重,但在小型池塘中出现较少。
预防鸟类的办法,一是用鸟*驱赶[驱赶(注音:qū gǎn),汉语词语,是一个动词。],二是在池中扎草人驱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