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吻鮠江团养殖常见病之烂尾病及肠炎病防治技术

1、烂尾病

(1)症状

病鱼尾柄部分皮肤发炎,严重者皮肤腐烂,露出肌肉。肌肉外常粘附一些水中的杂物,随着病情的发展,尾鳍呈刷状。严重者尾鳍及腹鳍均烂掉,掉鳍的病鱼失去平衡,在水中与水面垂直,不久便死去。

(2)防治方法

一是用4%~5%的食盐洗浴1~2分钟,对烂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二是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或季胺盐碘(使用浓度0.5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全池泼洒消毒。

2、肠炎

(1)病原: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初步认为是细菌引起。

(2)症状与流行:病鱼体色变浅,腹部膨大,*门红肿,轻压腹部有黄水从*门流出,剖开腹部有大量的黏稠液体,胃和肠内无食物,肠系膜[肠系膜是悬吊、固定肠管的腹膜的一部分。]充血发炎。本病主要危害鱼种和成鱼,属常见病和多发病[简介多发病,经常发生的疾病。]

(3)防治方法

一是不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二是外用1毫克/升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或0.3毫克/升三氯异氰脲酸全池泼洒,同时内服肠特灵。肠特灵(江苏产)每50千克鱼用药3~5克,拌饵料生物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