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卵孵化的通气条件


通气[通气tōng qì1.谓气脉通达。]是指接触鳖卵的沙子[沙子(拼音:shā zǐ),指细小的石粒,或者是形状像沙子的东西;也喻指不完美的瑕疵。]之间的透气性[透气性是指气体对薄膜、涂层、织物等高分子材料的渗透性。],透气性可以保证卵内胚胎[胚胎是专指有性生殖而言,是指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合子之后,经过多次细胞**和细胞分化后形成的有发育成生物成体的能力的雏体。]发育所必需的少量氧气。否则,胚胎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决定沙子通气性的主要因素是沙子的粗细程度。如沙子太粗(粒径[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径(grain size)”,又称“粒度”或者“直径”。]在1毫米以上),虽然通气好,但保水性能差,水分易蒸发,不能保证鳖卵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所需的沙子的含水量[含水量是**实际含水多少的指标,**孔隙中所含的水重量(Gw)与干燥岩土重量(Gs)的比值,重量含水量(Wg);岩土含水的体积(Vw)与包括空隙在内的岩土体积(V)的比值,称为体积含水量(Ww)。];而如沙子太细(粒径0.1毫米以下),虽保水性能好,但通气性能差,且孵化沙床[这是一部当代高校生活的青春忏情录。]容易发生板结,影响鳖卵的孵化。鳖卵孵化用沙以粒径0.5~0.6毫米为宜,通常依据沙子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判断其适用性,能通过14号筛而不能通过30号筛的河沙[河沙是天然石在自然状态下,经水的作用力长时间反复冲撞、摩擦产生的,其成份较为复杂、表面有一定光滑性,杂质含量多的非金属矿石。],用做孵化用沙最适宜。同时,鳖卵孵化沙床必须使用新沙子,如使用污染过的旧沙子作孵化沙床,易致孵化率[孵化率 (hatchability) 即受精卵的孵化比率。]大幅度下降。

鳖卵孵化用沙子的来源有海沙、河沙(黄沙,不含泥土)和土沙(含泥土)三类。河沙最好,在同样条件下,用河沙的孵化率比用土沙高1倍,而海沙完全不能用于鳖卵的孵化。

鳖卵孵化最佳温度是30~34℃,环境相对湿度[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是81%~84%,两者与通气条件对于鳖的胚胎发育关系极为密切,三项条件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如能满足这些条件,孵化率即可提高,反之,三项条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都会致卵胚发育不正常,甚至中途夭折或全部死亡。比如沙子温度达35℃时,胚胎发育速度加快,呼吸亦加快,需氧量相应增多,要求通气条件更高。此时由于高温水分蒸发,沙子湿度易下降,如果大量洒水,会使沙子湿度突然增大,通气条件受到影响,造成胚胎死亡,所以,高温时切忌洒水过多(只要靠近卵的沙粒略带湿润即可),以免影响胚胎呼吸。

由上可见,鳖卵孵化最佳条件是:温度30~34℃,环境相对湿度81%~84%,孵床沙土含水量为7%~8%,沙子粒径0.5~0.6毫米。总之,如何在孵化期间始终保持鳖卵孵化所必需的三项条件,是提高孵化率的关键。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