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水世纪孝武大区罗钦桢
笔者常年在湖北汉川进行一线河蟹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技术服务,汉川市[汉川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南隅,汉水下游。]作为湖北省河蟹养殖代表地区,与往年同期开始大量上市的情况相比,2017年的河蟹养殖基本上还未结束,虽然大部分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河蟹最后一次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已经完成。但是池塘里的母蟹尚未成熟到上市条件,公蟹还剩余不到20%未进行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蜕壳,很多公蟹蜕壳结束不到一个星期,在进行河蟹规格打样时常常发现河蟹壳面大小与实际重量不相符,如:看着壳面平均二两的母螃蟹[螃蟹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短尾下目。],实际却只有一两七左右!
为什么会悬殊这么大勒?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今年河蟹第三次蜕壳过后,湖北气温持续上升,七月、八月更是居高不下,最高达到40摄氏度。不适合螃蟹生长,高温期河蟹吃食差,经常上坡趴草,大量消耗了机体[机体,是指除动力装置外对飞机其余部分的总称。]营养物质。导致部分河蟹长期不蜕壳,在9月份气温合适期间才进行最后的生殖蜕壳,导致这种现象出现。
2、河蟹生殖蜕壳后,开始性成熟,其机体营养开始大量转移到性腺[性腺主要指男性的**、女性的卵巢。],同时刚蜕壳后河蟹身体尚未长丰满,背壳[ ...]、肢爪钙质化为完全形成,导致河蟹的壳面规格与实际大小有所区别。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善这种“空壳”现象?
建议在后期养殖中,加长养殖时间,在其合适生长发育的九月份,继续以投喂饲料或冰鱼为主,玉米、黄豆等杂粮为辅。增加其营养积累,同时减少投喂压簧黄料,避免性腺过快成熟,停止机体组织生长引起肉质不饱满。同时在河蟹最后一次蜕壳期间增加池塘钙物质(离子钙)含量,促进河蟹背壳硬化度,增厚河蟹背壳,从而增重河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