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年生产一线实践经验证明,在泥鳅养殖中巧用食盐[食盐是指来源不同的海盐、井盐、矿盐、湖盐、土盐等。]对防治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一、鳅苗下塘前,利用1%~3%的食盐溶液浸泡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时间为5~10分钟,可杀灭泥鳅体表的细菌、车轮虫、斜管虫等,对水霉病也有一定的效果,用此种方法消毒既安全又便宜。
二、防治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
泥鳅养殖过程中,苗种投放阶段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清瘦、早春时节[《早春时节》是2011年8月1日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宜兴。]温度升高、高温季节太阳辐射水体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含量过高,都会引起泥鳅气泡病的发生。这时的防治措施是对水体清瘦的塘口进行肥水,将池水换掉1/3,再注入新鲜清水,然后用4~5公斤食盐/亩·0.5米溶解后全池泼洒,连用2~3天即可治愈。
三、维持渗透压[对于两侧水溶液浓度不同的半透膜,为了阻止水从低浓度一侧渗透到高浓度一侧而在高浓度一侧施加的最小额外压强称为渗透压。],调节代谢
泥鳅养殖过程中,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食盐,可以治疗肠道胀气,因食盐里含有Na+和Cl-都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离子,适量摄入食盐对维持机体渗透压、酸碱平衡至关重要,对消化道黏膜产生一定的**作用,可增加消化液分泌,加强胃肠蠕动,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四、水体消毒,调节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
夏季高温,水体有机质含量较高,各种致病菌繁殖较快、较多,水质的变化导致泥鳅烂鳃、赤皮、烂身、腐皮等症状,比较严重。此时,用食盐+硫醚沙星治疗上述病害效果较好。
五、降低氨氮[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夏季高温,水质恶化,氨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含量不断升高,不但对泥鳅直接产生危害,还会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若**酸盐超标,可将食盐溶解,按5~7公斤/亩·0.5米化水全池泼洒,可缓解泥鳅**酸盐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