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份,是蟹种放养后的第一次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期,又是小龙虾开始投放苗种的时期。俗话说:“三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3月份气候特点是雨水渐多、乍寒乍暖,春旱、沙尘、倒春寒[倒(dào)春寒(英文late spring coldness),是指初春(一般指2月末3月初)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低温*雨天气[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如冷暖、风雨、干湿、*晴等。]较为常见。这种天气对虾蟹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是个挑战,尤其是在蜕壳期,如果恰好遭遇了倒春寒,极有可能发生蜕壳不遂等症状。结合三月份的气候特点,建议养殖户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养殖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要早上水
养殖塘口早上水,特别是田板早上水,有利于[有利于是指对某人或某一事物有利处,能起到帮助与促进的作用。]减缓倒春寒天气条件下的水温变幅,保持池塘水温总体稳定。具体要求:环沟型虾蟹塘应尽早将水位加深至田板30厘米左右,平底型虾蟹塘水位保持在48厘米左右。通过适当加深水位,增加水量,可以减缓养殖水体的温差变幅,使虾蟹有个适应过程。
养殖塘口早上水,特别是田板早上水,有利于风浪增氧,保持池塘溶氧供应充足。目前大部分塘口溶氧不足,虾蟹过于集中在占池塘总面积不超过1/4的环形沟内,加上前期水温偏低,硅藻等优质藻类处于休眠状态,肥水[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不当加重了养殖水体的负担,导致氨氮[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超标现象突出。同时,环形沟内的伊乐藻刚刚开始生长,光合作用供氧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高密度条件下的虾蟹生长需要。如果虾蟹长期处于缺氧环境,体质就会下降,食欲不强,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利用率低。加上氨氮、**酸盐超标引起的中毒,使虾蟹体质更加脆弱,对蜕壳极为不利。
二、加强投喂管理,做好夜间巡塘工作
3月份,随着气温的上升,应逐渐加强投喂管理,选择优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日投喂量基本掌握在虾蟹体重的1%-1.5%之间,具体日投喂量应该根据天气和夜间巡塘观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在夜间10:00钟左右到塘口观察,如果投喂的饲料摄食量超过90%,第二天[第一次出品单曲,第一次出品专辑,曹伟今年也忙的不亦乐乎,总算在2011年完成了一个新的开始。]一早观察没有剩食,说明投喂量刚刚好;如果投喂的饲料摄食量剩余超过10%,第二天一早观察还有剩食,说明投喂量过多,应减少投喂量或停喂1-2天;如果投喂的饲料摄食量没有剩余,第二天一早观察水质较浑浊,说明投喂量不足,应加大喂食量。
三、适时肥水、调水
对于“瘦水”塘口,根据天气情况,在3月10日-3月15日之间进行一次肥水,同时补充一次磷酸二氢钙等钙、磷微量元素,为虾蟹下塘后第一次蜕壳做好充分准备,促进虾蟹顺利蜕壳。
四、加强病害防控
河蟹烂肢、黑鳃可以用聚维酮碘或二**氯处理,严重的可连用两次,用量用法参照说明书或遵从医嘱。虾蟹应激反应,应找准原因,对症处理。水温剧变,可通过加水保温缓解;氨氮、**酸盐超标,可通过换水、增氧、解毒等方式处理;新塘口农药残留,主要侧重于使用硫代硫酸钠解毒。泼洒高稳VC或葡萄糖有利于缓解应激症状。蟹塘“沙虫”主要有大型枝角类、桡足类浮游动物构成,大量繁殖可引起水色“白浊”,藻类缺乏,光照不足,溶氧不足,对水草和虾蟹生长十分不利。
在必须要杀虫的情况下,可用阿维菌素[阿维菌素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农用或兽用杀菌、杀虫、杀螨剂。]或伊维菌素处理,采用点杀、局部杀的方式处理,不提倡全塘杀灭,防止用药不当造成损失。使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杀虫,必须要晴天溶氧充足的条件下进行,避开虾蟹退壳高峰期,*雨天气、缺氧天气禁用。青苔可结合腐植酸钠、底改、肥水同步进行。
作者:施冠玉王晓鹏邓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