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底板[底板在科技有四种定义。]病的发生与危害
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红底板病又称赤斑病、红斑病或腹甲[腹甲,是龟壳腹甲破裂,应该立即用双氧水清洗伤口,然后涂抹抗生素药品进行防腐。]红肿病。就目前研究的结果,认为红底板病有两种病因:一种是由红脖子病引发的症状,另一种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引起的症状。从病原来讲,主要针对后一种病因而谈。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甲底板呈发红发肿的斑块,甚至发生溃烂,使部分腹甲*露,患病甲鱼往往爬上饵料台或晒背台,甚至喜欢钻入沙土之中,反应迟钝,行动缓慢,食欲降低或停食。解剖病甲鱼可见鼻、肠均充血,肝呈黑紫色而无光泽,肺有腥臭味。红底板病致病菌在水中广泛分布。若甲鱼腹部摩擦受伤,抗病力就会下降,致使病菌侵入而致病。该病主要危害成甲鱼,有时幼甲鱼也会有感染。一般每年春末夏初开始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5~6月份是发病高峰期[高峰期可描述为“投资需求夹杂着消费需求增加的时期”。]。
2、红底板病的防治方法
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要[中要是汉语词汇,拼音zhōng yào,意思是中枢。]注意及时换水、排污。红底板病发病主要是池底污物太多,沙层[《沙层》是加亚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17K小说网。]或石子内环境极度恶化,加之甲鱼钻居习性,易使病菌入侵。因此,日常管理中要经常清理池底,更换沙层或冲洗石子,定时排污。要勤换新水,避免不同来源的甲鱼混养。发病高峰期,每10~15天在养殖池中施强氯精[强氯精是一种外观为白色结晶粉状的高效**型杀菌灭藻剂。]或优氯净[优氯净的化学成分为二氯异氰尿酸钠,为有机氯消毒剂,白色晶体,性质稳定,有效氯60%左右,水溶液稳定性较差。]等消毒1次,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0.25~0.4克。注意施药间隔期[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放牧、收获(采收)、使用、消耗作物前的时期,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间隔时间。]不可太短,以免造成药害。发病池立即遍洒强氯精等消毒剂,然后内服抗菌药物,每天1次,连喂6天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