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价格高 好品质大规格是关键


  05年冬季好06年春季,鳖市虽然低迷,但好品质和大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的中华鳖却很热销,价格也不菲。消费者[消费者,从法律意义上讲,消费者应该是为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在鳖档前,经销商在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场,比较认同的是无公害[无公害,指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符合《国标》的产品,多指农产品。]的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鳖,选购的多为1.5斤以上的大鳖。而那些一般品质和七八两以下的却少人问津。究其原因是:
  一、在中华鳖由非健康养殖向健康养殖的转折过程中,鳖产品的品质良莠不齐。城市经济条件较好的保健康群体自然选择优质品购买,故无公害品牌的中华鳖成为紧俏商品。
  二、大多数人认为大规格的中华鳖由于养殖时间较长故各类营养自然沉积较多、口感较好,较近野生鳖的风味。
  毋庸置疑,消费者的需求永远是生产者[生产者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或绿色植物。]的经营指南。据笔者从各地养鳖协会和养殖场所了解,对于今年的经营策略,他们将付诸如下的努力;即“两早”、“四调整[词目:调整拼音:tiáo zhěng英文:Improve,v,&n示例:调整价格。]”和“三达标”。
  两早:一是早投苗。不误时节及早投苗是赢得时间、养足周期的措施。俗话说“种好半箩筐”。选择好的苗种是养殖成功、获取利润的基础。因此,要注意选择那种健康、活泼及个体大的正宗中华鳖苗种放养。二是早防治。他们认为搞好病害防治是提高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的关键。生产全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兼施的方针,对鳖病的治理生产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和超前预防的意识,不宜总是陷于“亡羊补牢”。
  四调整:“三分养七分管”,此俗语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加强塘间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出品质、管理出效益,丝毫不言过。为此,养殖者们打算做好如下调整措施:
  1、调整密度。放养时须注意密度的合理性。过大,鳖无充足的活动空间,影响其成长,也容易**水质;过小,则浪费水体,影响单位面积的利用率。要有好品质、大规格的商品鳖应适当密度养殖。
  2、调整水质。
  3、调整饲料配方。
  4、调整投喂量。中华鳖有因气温高低而摄食多少的特性。因此,养殖者在投喂饲料时要视情况而调整。定量只可相对,而不可绝对。要做到观天气,凭气温,细观察,勤调节。一般每年5-10月间,由于气温高,鳖的食欲好、生长快,故需充分投足饲料,以达到既不浪费又让其食饱之目的。
  采取上述措施,其目的均为力争达到三个目标。其一,提高成活率,这是保本盈利的关键;其二,提高产品品质,这是多占市场销售份额的关键;其三,科学提高生长速度,这是保证依时出池上市的关键。
  任何商品市场无论如何疲软,总会有出路。如今,中华鳖养殖的出路就在脚下——好品质、大规格。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