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出现:显露出来;产生出来。]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形态变异、甲鱼外部缺失、甲鱼皮肤溃烂[溃烂,指伤口或溃疡处因感染病菌而化脓。]等情况的甲鱼为次品甲鱼,而烂头、烂脚甲鱼占次品比例最高,也是日常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预防的重点,温室转外塘养殖模式更为注重。
甲鱼烂头、烂脚的发病机理
甲鱼体表具伤口,继而出现伤口感染,细菌滋生,甲鱼伤口扩大,出现糜烂性溃烂。若得不到有效治疗,溃烂恶化至甲鱼肢体断裂,出现甲鱼断肢现象或无头。甲鱼肢体出现溃烂时,其他健壮甲鱼亦将对其进一步撕咬[撕咬 拼音: 解释: 1.]加速其死亡。
甲鱼烂头、烂脚致病因
甲鱼烂头、烂脚的情况较为普遍,通常出现在甲鱼中后期,即甲鱼养殖至三个月及以后。甲鱼烂头烂脚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甲鱼投放密度、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理化情况、水体肥瘦层度、水温、空温、甲鱼烦躁层度。归集影响主体,主要为:1、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与池塘设置;2、养殖水体理化与肥瘦;3、温度。
三、甲鱼烂头、烂脚的防治方法
1、养殖密度过大(放养密度多于40只/㎡),若甲鱼投放密度过高,出现拥挤应激,缺乏有效隐蔽场所,甲鱼撕咬几率上升。增挂网片可作为补充,观察网片甲鱼数量决定是否增加网片数量;
2、水体透明度过高,隐蔽性差,甲鱼互相撕咬的可能性趋高;养殖水体恶化,有害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滋生,甲鱼皮肤粘膜褶皱有害微生物富集,甲鱼本身易抓挠,进而出现伤口。该种情况下,甲鱼烂头情况较烂脚情况严重。
3、水温控制过高,一般日本甲鱼水温控制在29~30℃为佳,温度长期过高,甲鱼精神亢奋,甲鱼撕咬几率上升,可适量添加清热解毒与安气凝神的中药制剂:远志、茯苓、大青叶等。水温过高,甲鱼脖颈与四肢外侧出现伤口几率较大。水温与空温差别大,甲鱼脖颈与前爪较易腐烂。
通过排除法,确定甲鱼病因,针对性采取措施。大规模出现烂头、烂脚时,使用聚维酮[聚维酮是一种水溶性的具有高效粘合性的聚合物,主要作为固体制剂湿法制粒的粘合剂。]碘、高锰酸钾[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等外消制剂进行体表消毒。烂头、烂脚病程长,治疗期长,应尽量选择**性小的外消药。若烂头、烂脚甲鱼只是零星出现,可使用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高锰酸钾单独药浴,药浴时间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