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泰州海大张艳亮
1.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背景
立秋后,已蜕完四壳的河蟹将迎来最后一次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即生殖蜕壳。这一次蜕壳,对于河蟹不仅是跨越式增长,也意味着生理性成熟。育膏是河蟹养殖后期重要的一环,育膏效果直接影响蜕五壳(见图1)后的肥满[肥满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éi mǎn,意思是肥胖丰满。]度和蟹黄(肝胰腺)、蟹膏(性腺)的品质,主要包括上膏速度、红膏比例及肥满度等。上膏速度快,螃蟹能够提前上市,价格往往比后期高;红膏比例高,可挑膏,红膏蟹价格高于市场同等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蟹;肥满度影响规格,抓规格就是抓价格。因此,育膏效果与养殖效益密切相关。
图1兴化地区河蟹蜕壳节奏
2.育膏相关问题
2017年,河蟹养殖前中期,兴化区域河蟹养殖风调雨顺,与去年相比,不论是从成活率还是规格,都有明显的提升,然而,7月中下旬,最高水温持续超过35℃(见表1),对养殖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终效益到底如何,育膏工作显得尤为关键。在调研市场过程中,关于育膏方面,存在以下情况:
2.1不清楚育膏的目的。
2.2传统的育膏方式(冰鲜[冰鲜,这个习俗盛于四月渔汛期。])观念根深蒂固,对其育膏利弊的认识比较片面。
2.3高温天气,投喂冰鲜风险意识不足,对育膏料的认识不够。
表1
3.育膏到底是育什么?
河蟹育膏的目的是提高河蟹品质,育膏相关指标应围绕这一目的开展。
3.1促进性腺发育
优质河蟹,除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特点外,还具有“膏红肉鲜味甜”的明显特征,其中“膏红”主要是指河蟹成熟后身体里面的性腺呈现红色,变硬,其营养丰富,市场价格高。
图2河蟹解剖图
生殖蜕壳后,河蟹性腺(见图2)日趋发育成熟,育膏好坏直接影响性腺发育速度、红膏比例及退膏速度。
性腺发育速度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河蟹可以在供不应求的行情下提前上市,此时,同等规格河蟹市场价格往往比后期价格高。红膏比例高,可走精品销售路线提升价格,红膏蟹比普通蟹价格高。若上市早期行情不乐观,能够做到降低退膏速度,就能够对市场行情[古代商人就注意市场行情有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但真正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研究是从资本**社会开始的。]精准把握,适时销售,赚取最大利润。因此育膏阶段,不仅要提高上膏速度,增加红膏比例,降低退膏速度同样重要。
3.2提高肥满度
河蟹属于甲壳类,具有外骨骼,生长是通过蜕壳实现的。蜕壳后,其壳长、壳宽变化不大,河蟹摄食量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逐渐积累用于形成新的组织,使原先吸水膨胀的地方得到充实,实现真正的增长。河蟹通过营养物质积累增大肥满度,进而影响规格。河蟹规格与市场价格密切相关(见表2),直接影响到养殖收益。因此,育膏期,如何增大河蟹规格是重点工作之一。
表22016年9月26日河蟹市场价格
3.3提升风味品质
风味好的河蟹备受消费者青睐,其市场价格比同等规格风味一般的河蟹高出许多。风味品质包括滋味品质与气味品质。河蟹滋味品质主要有鲜味和甜味,是由呈味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等非挥发性[挥发性(volatility)是指可挥发的性质或状态,挥发的性质和状态,挥发性是指化合物由固体或液体变为气体或蒸汽的过程。]物质决定的,使其口感醇厚协调延续,浓厚地道,提升蟹最后的品质评价;气味品质主要有腥香味,是由醛类、芳香族、呋喃类等挥发性物质决定的,是河蟹品尝者重要的直观感受,对气味成分的接受程度显著影响消费者最终的选择。
4.传统育膏方式的利弊
兴化河蟹养殖区域,育膏阶段,投喂冰鲜(见图3)是传统的投喂方式。投喂优质冰鲜可使结束生殖蜕壳后的河蟹快速上膏,但近几年来,随着养殖环境的复杂多变,通过冰鲜育膏的弊端日趋明显,主要有几下几点:
4.1效果不稳定
由于冰鲜来源不固定,新鲜程度差别较大,其质量参差不齐,育膏效果不稳定。
4.2安全性较低
育膏期正值高温阶段,冰鲜解冻后易腐烂变质,细菌大量滋生,不仅破坏水体,河蟹的健康也受到严重的威胁。
4.3成本高
育膏期通常40天左右,冰鲜投喂量是饲料的2至3倍,投入成本比投喂饲料至少高出25%。
4.4风险高
投喂冰鲜,加大了养殖风险。首先,使用冰鲜育膏后的河蟹退膏速度快,市场价格得不到保证;其次,抗病力弱,不耐越冬,不能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选择出售时机。
4.5便利性差
首先,冰鲜通常被冰包裹成一板,20斤/板,不便于存放;其次,不易操作,投喂效率差。投喂冰鲜前需要解冻,部分养户投喂前还需要进行高温消毒、将鱼切碎等处理,耗时耗力。
图3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