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前期为何会出现纤毛虫?


三月份,处于河蟹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的关键期,要为池塘注入新生力量——蟹苗[春季是养蟹的关键时期,蟹苗的选择和投放决定着年终养殖的产量和效益。],保证蟹苗的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才能保证出蟹的产量,这个期间,解毒,肥水[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种草[“种草”是当下很流行的一个网络用语,是时下许多年轻人爱用的流行语之一。]基本流程大部分养殖朋友都再熟悉不过了,所以我们今天不谈这个,谈一下前期容易忽略的问题——纤毛[纤毛(cilium):是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较长的突起,比微绒毛粗且长,在光镜下能看见。]虫。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纤毛虫是个什么东西?
纤毛虫具纤毛的单细胞生物,纤毛为用以行动和摄取食物的短小毛发状小**。通常指纤毛亚门的原生动物,约有8000个现存种,纤毛通常呈行列状,可汇合成波动膜、小膜或棘毛。

前几天,我去塘口做技术服务的时候有个养殖朋友说我的苗放下去了,但是发现有纤毛虫怎么办?就这个问题我们详细分析一下。三月份放苗前本不是纤毛虫高发的季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①清塘不彻底,塘中本身就有纤毛虫
②进水时,外河水纤毛虫较多,随之带入
③蟹苗自身带有纤毛虫,选苗时没有认真挑选
④种草时,草上携带有纤毛虫
⑤中后期池塘投饵量增大,河蟹密度大,残饵粪便增多,有机质丰富外加温度适宜其生长繁殖。

放苗后,即将面临一壳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纤毛虫附着在蟹苗身上,本身蟹苗的体
质和抵抗力就不强,很容易导致蜕壳不遂,严重时影响开口,不能进食,造成死亡,影响成活率。
要让我们的河蟹赢在起跑线上,那么就纤毛虫这个问题,我们如何防控?
①有条件的养殖朋友尽量清淤,不给纤毛虫有繁殖的机会
②进水时,注意水源,若有纤毛虫,可用**水
③选苗和种草时一定要火眼金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④若发现有纤毛虫要避开蜕壳期,使用纤纤净,避免后续严重化(蜕壳后可换水)
⑤多改底,尤其是在温度高的天气,调水,补菌,培藻,增加溶氧,加快底部耗氧物质分解(强效底净、黄金益菌素B、水博士)
⑥有一点要注意,当纤毛虫过多时,先不要急着肥水,水肥起来后生存环境变好,纤毛虫越来越多,要先杀虫后肥水。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