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蜜蜂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是选择单王群[ ...]好还是双王群好的问题,其实在蜜蜂养殖中并不存在说采用单王群就好了,采用双王群就不好的说法,具体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应该说蜜蜂养殖考虑的是采用单王群适合还是双王群适合的问题,所以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蜜蜂能够维持的群势

  2.蜂群[蜜蜂的一个群体。]中的储蜜空间

  3.特殊时期特殊处理

  

蜜蜂能够维持的群势

养殖蜜蜂采用单王群还是双王群养殖,采用双王群就一定好吗?

  我们都知道,蜜蜂属于高度社会化的群居生物,当蜂群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蜂群就会发生分蜂。在我们的蜂窝足够大、蜂脾比例正常,储蜜正常、蜂路正常的情况下,实际上一个蜂群是否产生分蜂的标准是蜂群能够维持的群势。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蜂群其他条件正常,蜂群群势超过了蜂王[蜂王是一种膜翅目、蜜蜂科类生物,蜂王也叫“母蜂”、“蜂后”,是生殖**发育完全的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所能带的蜂群的 大标准的情况下,蜂群则发生分蜂。

  很明显,如果我们采用双王群养殖,蜂群中有两只蜂王产卵,必然蜜蜂数量会大大增加,如果我们的巢箱中一只蜂王产卵就足够,那就没有必要采用两只蜂王。就说我们现在常见的中蜂[中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中蜂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生存史,野生中蜂主要生活在雨水较多,空气湿润、蜜粉源植物种类较多的山区、丘陵地域。]和蜂,意蜂本来一只蜂王带一个继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就算加上继箱也没有问题,也就是说意蜂能够维持较大的群势,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在巢箱养殖两只蜂王,在上面增加继箱来扩大蜂巢,甚至可以增加几个继箱意蜂也不会发生分蜂,这说明的是意蜂能够维持的群势较大。

  如果我们养殖的是中蜂,其实中蜂采用十框标准箱[标准箱为了便于计算集装箱数量,以20英尺长的集装箱为标准箱,也称国际标准箱单位,通常用来表示船舶装载集装箱的能力,也是集装箱和港口吞吐量的重要统计和换算单位,其余规格的集装箱在折合为20尺计算。]很多地方都能使用,但是有的地方蜂群群势过小,中蜂养殖双王群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采用两只蜂王的情况下,实际上两只蜂王的产卵空间都变小了。为什么呢?本来中蜂标准箱和意蜂标准箱大小相差不大,但是由于中蜂上继箱困难,相当于以双王群带几箱计算,中蜂能够维持的群势差不多小了一半,很显然这是不合算的,对于巢箱来说也是减少了储蜜空间的。

  

蜂群中的储蜜空间

  这点就像上面提到的中蜂采用双王群养殖一样,以现在的技术来说,中蜂采用双王群养殖并不存在问题,但是想要上继箱就比较困难了,所以中蜂上继箱通常只有在大流蜜期的时候可以采用,过了之后还是巢箱养殖,这无疑给我们的养蜂增加了很多工作,所以在蜜蜂养殖中并没有普遍采用这样的方式。

  从单王养殖的角度来说,中蜂很多地方一只蜂王完全可以带一个十框蜂的蜂群,我们想要养殖双王群并没有问题,那么我们可以算一下,一只中蜂蜂王带一个十框的群,两只蜂王还是带这么多,实际上就是产子增加了,但是储蜜空间相应减少,产子空间也受到影响,相当于是产子减少,储蜜减少,在无法上继箱的情况下就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两个单王群。

  

特殊时期特殊处理

  在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了,蜜蜂采用双王群养殖还是单王群养殖,参考的因素是蜂群能够维持的群势。我们常见的是中蜂采用单王群养殖,意蜂采用双王群养殖,但是并不是说中蜂就不能采用双王群养殖,意蜂就不能采用单王群养殖了,在实际养殖中这样的现象是经常有的,一般常见于两种情况。

  ①大流蜜期中蜂采用双王群养殖:对于蜂群能够维持的群势来说,除了蜜蜂自身的习性之外,通常还会受到蜜蜂活动的影响,一般蜜蜂工作越忙,蜂群能够维持的群势就越大,比如在大流蜜期的时候,由于中蜂采蜜任务繁重,根本没有时间闹分蜂,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短时间的采用双王群带继箱夺取大蜜。

  ②意蜂小群采用单王群饲养:有养殖经验的朋友都会发现,不管我们经验如果,在规模化的蜜蜂养殖中,蜂场中的蜂群群势是难以做大所有的都均衡的,所以难免会有一些中小群,甚至蜂王的分配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常见的方法就是采用单王群养殖,等到群势恢复以后再组建双王群。

  总结:养殖蜜蜂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单王群还是双王群养殖,参考的标准并不是说能够体现我们的养蜂技术,本来一个单王群养殖和双王群养殖之间本来差异就不大,也谈不上什么高端技术,所以对于养蜂是采用单王群养殖还是双王群养殖好,我们主要从蜜蜂繁殖的角度和蜜蜂生产的角度来考虑,如果对我们的繁殖和生产有利,在可操作的情况下,不管选择单王群还是双王群都是好的。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