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星鲨动物保健品厂
温室养殖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水温长期稳定在29℃~32℃区间,甲鱼处于最佳生长温度阶段,摄食旺盛,排泄物多,加上甲鱼养殖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偏小,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条件下降,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治理水质恶化通常采取的措施是频繁大量地换水,这种做法既影响甲鱼正常生长,使甲鱼产生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又浪费人力财力。本文根据甲鱼对生长水质的五要求:水源无污染;pH7.2~8.0;**酸[**酸是一种弱酸,电离平衡常数Ka=5.1×10^ -4(298K),是区分伯、仲、叔脂肪胺或芳香胺的鉴定试剂。]<0.15毫克/升;氨氮[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5毫克/升;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1~5毫克/升,逐条展开表述,以供广大业界朋友参考。
一、pH:也即酸碱度,池水要控制在微碱性,因在微碱性条件下水体中的致病菌不易生存;将池水pH值控制在7.2~8.0之间会降低甲鱼的发病机率。
1、pH过高:水体碱性过高,一般是水体增氧[ ...]不够,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投喂过多或饲料消化不完全,因水位不够导致的水体偏小等原因。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处理:一是增氧适当加大;二是观察甲鱼摄食情况,减少投喂量,做到适量投喂;三是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可以通过添加甲鱼整肠素和水产复合B粉来解决,用量控制在各添加3~5克/公斤饲料。
2、pH过低:水体酸性过强,一般是水质老化,池中污染物过多,长期不换水不排污、增氧过大、甲鱼摄食不旺等原因。建议适当减少增氧,内服甲鱼整肠素5克/公斤饲料加大黄苏打粉5克/公斤饲料,连用10~15天;或者通过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生石灰,采取多次少量的方式,以免水体pH值调节过度。
二、**酸:**酸偏高多是因为投喂过多、甲鱼肠胃不好导致的饲料消化不全、水体溶解氧偏低等原因。在处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即控制投喂量,通过添加甲鱼整肠素调节甲鱼胃肠道,加大增氧,做好基础工作。在处理方法上有两种选择,一是可以通过向水体泼洒强**剂,使有毒的**酸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可供选择的有双氧水、三氯异氰尿酸[氰尿酸(英文名称cyanuric acid)又名三聚氰酸(tricyanic acid);2,4,6-三羟基-1,3,5-三嗪;2,4,6三羟基-均三嗪(2,4,6-triazinettriol);均三嗪三醇(sym-triazinetriol)。]、二氯异氰尿酸、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溴氯海因等,使用这些产品既能起到快速降低**酸,又能达到消毒杀菌的功能,可谓一举双得。二是可以泼洒能够直接处理**酸盐的降硝解毒宝,每方水泼洒10克,每个池子集中投放一处。
三、氨氮:氨氮过高的原因和水体中的pH过高的原因相同,即水体增氧不够,饲料营养未能完全消化吸收并被排到水体中。可以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促销化的甲鱼整肠素,及在水体中泼洒黑旋风10克/方水,并加大增氧。在甲鱼已经出现氨氮中毒症状时,要及时更换部分水体,并在水体中泼洒甲鱼强壮素,减少甲鱼应激、降低水体毒性。
在水质处理方面,没有一成不变的,各位从业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灵活把握,只要水体中的实际指标不要偏离建议指标值[指标值,是指标的组成部分,是事物量的规定性。]太大,甲鱼能够正常摄食,都是可以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