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河蟹由于前期苗种价格高,很多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放养的密度都比往年小了很多,经过河蟹抽样调查,四壳前的规格比去年同期高20%~40%,甚至更高,今年7-8月份的温度不容小觑,高温[高温,词义为较高的温度。]时很多河蟹是四壳的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高峰期,河蟹蜕壳不遂、软壳等情况发生,可想而知翻壳率和成活率多不尽如意,由于高温很多塘口也是损失惨重,主要是发生了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腐烂、水质环境突变、溶氧不足、蓝藻暴发等问题。立秋后河蟹迎来了最后一次蜕壳,现在不仅要让河蟹的产量上去,还要让河蟹最后一壳的规格来次华丽的蜕变。怎么做才能达到以上的目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第一,蟹大小,看水草
蟹塘的水草不仅是河蟹天然的饵料,天然躲避敌害的屏障,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溶氧的来源,更是河蟹蜕壳栖息的重要场所。“蟹大小,看水草”,可见水草对河蟹塘口水体和底部环境的重要性,水草的多少决定了河蟹的翻壳率,先说水草,养大规格的河蟹塘基本以水韭菜[韭菜,(学名:A. tuberosum Rottl. ex Spreng.)别名:丰本、草钟*、起阳草、懒人菜、长生韭、壮阳草、扁菜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特殊强烈气味,根茎横卧,鳞茎狭圆锥形,簇生;鳞式外皮黄褐色,网状纤维质;叶基生,条形,扁平;伞形花序,顶生。]和轮叶黑藻[黑藻俗称温丝草、灯笼薇、转转薇等,属水鳖科、黑藻属单子叶多年生沉水植物。]为主,伊乐藻[伊乐藻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原产美洲。]为辅,养到8月份,水草只有少许水韭菜,水韭菜被河蟹夹飘严重;轮叶黑藻被河蟹吃光;伊乐藻基本在高温时烂掉,少些伊乐藻下沉,在温度下降后,又开始有新的根芽。但大部分的河蟹塘还是以保留的伊乐藻为主,河蟹几乎不吃伊乐藻,高温来临前打草头,间距拖草,控草固根,以及缓慢加高水位,有条件的塘口可以24小时进行井水循环,保持底部水体清凉,实在什么草都没有了,可以拖一些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水葫芦、浮萍进行应急处理。
今年高温时很多水草腐烂掉,对塘口带来了很多影响,主要表现为河蟹类似抖抖病症状(硫化氢中毒),水体发红褐色,河蟹出现大量死亡,主要处理方法为解毒抗应激,增氧。
第二,河蟹壮黄——饵料鱼
最后一壳河蟹的营养很重要,“两头精中间粗”是多年来养殖河蟹的经验,最后一壳河蟹的营养主要以高蛋白的饲料和鲜鱼为主,不仅可以壮黄,还可以增加河蟹的翻倍率,营养到位,河蟹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也增加不少,尽量减少河蟹不必要的损伤。
第三,补充河蟹易吸收的钙——补钙素
河蟹的每一次蜕壳都是对生存的一大考验,一是河蟹蜕壳不遂,主要为磨爪居多,由黑鳃等引起,蜕壳前后对河蟹进行碘制剂消毒,如果pH值过高,会腐蚀鳃丝,必须稳定水体的酸碱度。二是软壳,主要是蜕壳后河蟹没有快速硬壳,水中能被河蟹吸收利用的钙不足。所以尽量保持塘口的钙含量,选择能被河蟹吸收利用的离子钙进行补充。
希望在河蟹最后一次蜕壳后,都能得到满意的收获,让河蟹也来一场华丽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