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网围无公害养殖条件


1.网围水域[水域指有一定含义或用途的水体所占有的区域。]条件

(1)网围区要选在远离航运要道与进排水河口的湖泊和外荡,水域开阔,风浪平缓,水质良好无污染。

(2)网围区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茂盛,水草主要品种以轮叶黑藻、苦草和马来眼子菜为主,少量聚草、金鱼藻[金鱼藻(学名:Ceratophyllum demersum L.)是金鱼藻科金鱼藻属、多年生草本的沉水性水生植物,别名细草、软草、鱼草。]、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和菹草等,水草覆盖率应在80%以上,螺蛳等底栖动物丰富。

(3)网围水域常年水深0.8~1.5米,水位落差少,旱季不干枯。

(4)底部较平坦,淤泥较少,底质[底质是矿物、**、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污水排出物和河(湖)床底母质等随水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为黏土硬底,最好为沙泥。

2.网围设计与工艺材料[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

(1)网围面积:根据湖泊条件、管理水平确定,以自然生态养殖的网围面积为150~170亩。若个人投饲料养蟹,面积以30~150亩为宜。网围的形状以圆形为好,抗风能力强,省材料;多个网围在一起,以方形为好。方形网围要把四角设计成圆弧形,可防止河蟹沿直角向上攀爬逃跑和向下在网角底部打洞逃跑。

(2)网围的结构工艺与材料:建网围的主要网衣材料为聚乙烯[聚乙烯(polyethylene ,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3×3网线编织的网片,网目为2~3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网围的高度以网围区常年平均水深为基础,总网高度不超过3~4米。网衣装上下两道聚乙烯纲绳,下纲网脚附加直径10~15厘米粗的石笼[是生态格网结构的一种形式。]网,每米石笼装石子7千克,用倒矛桩将底网石笼插入泥中35厘米,底质硬时,用开沟器开沟。网墙顶部缝制40厘米高的防逃塑料板[塑料板: 塑料板就是用塑料做成板材,塑料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自由改变形体样式。],每隔2~5米沿圈定的养殖区插一根直径12厘米、4~5米高的槐木桩或竹桩,插入泥底0.5~1米固定围网。为提高网围区的安全,通常在网围区外侧5~10米再建一道网围设施,防大风和行船。在两层网的四角设若干捕蟹地笼,用于经常检查网围逃蟹情况。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