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九江,有一个养鳜鱼[鳜鱼,又叫桂鱼、鳌花鱼,肉食性,无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而闻名的“鳜鱼村”。10年间,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就是他们致富的秘诀。
春节期间,农民彭长贵[彭长贵,男,1919年出生于湖南沙坪,**湘菜连锁餐厅彭园创始人。]从网上一下子接到了100多吨鳜鱼的定单。这可把他忙坏了,几乎天天都泡在养殖厂。这不,农业普查员三次到家都没找到他,只好跑到养殖厂来个现场问询。
江西九江永修县[永修县,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三溪桥镇普查员王庆华:鱼塘面积多大?
江西九江永修县三溪桥镇村民彭常贵:200多亩,网箱有3000多箱。
普查员:十年前第一普查我到这儿都是泥巴路、石子路[石子路是指在路基上凑上一层石子的道路,是我国古代比较好的道路·...],今天都是水泥路[水泥路,是用水泥和沙石混合成的混凝土建筑而成的路。]。
彭长贵:对,村里去年刚刚又修了路,把路都修到水边上来了。
彭常贵对老朋友王庆华说,这10年,靠着国家大力扶持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他的鳜鱼跳过两次“龙门”。第一次[《第一次》是张国荣演唱的一首歌曲,所属专辑《为你钟情》。]是泥巴路改高速路,让他的鳜鱼在八小时[《八小时》是韩万峰执导,张杰、刘思伟等参演的剧情片。]之内就“蹦”进了上海、广州等市场,每斤的身价涨到了50多块钱,比原来翻了5、6倍。第二个“龙门”是从高速公路又跃上信息高速公路,这让老彭的生意有了质的飞跃,开始不出家门就走出国门,和韩国人做起了生意。
我们通上了网络。我们上网看韩国那边有几家需要货,我们就发过去,他们也从网上把钱打过来,比打电话还方便。
老彭说,去年一年,他们村销往韩国的“鳜鱼”就达到了1700多吨,每斤鳜鱼不仅卖到了80块钱的高价,而且供不应求。现在,村里30多个鳜鱼专业户都通过网络做起了生意,去年光出口这块儿就赚了三、四千万元。
和10年前第一次农业普查相比,江西省的公路总里程是原来的12倍,网络覆盖率达到40%,农民的纯收入也提高了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