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常见病之缺钙症防治技术


河蟹缺钙[正常人的血钙维持在2.18-2.63毫摩尔/升(9-11毫克/分升),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则认定为缺钙。]又称营养性**或软壳病,是幼体的多发病[简介多发病,经常发生的疾病。],其病因主要有:

1.鳃类水生动物[水生动物(aquatic animal)是指主要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能从水中直接吸钙,而磷则需从食料[食料,读音shí liào,汉语词语,指用作食物的原料。]中获得且应含0.4%以上。因此,如果食料中钙磷不足或缺少,就会发生病。

2.日粮中维生素D不足,或者长期在*暗处饲养而造成日照不够,也可诱发缺钙症。

3.池水中含有机锡杀虫药,从而抑制甲壳[甲壳(qiào),虾、蟹等动物的外壳,由石灰质及色素等构成,质地坚硬。]中几丁质[壳多糖(chitin)又称几丁质。]的合成,如浓度达14.5微克/升,即可导致47%~60%蟹发生软壳畸形病症。

在临床上病症通常为病体食欲降低、活动差或无力、生长缓慢。蟹则出现甲壳形不正、不平或质软,严重的死亡。

防治缺钙症,要增加动物性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比例,特别是要补给活的或新鲜的动物饵料(鱼、肉等)。了解食料配比、加工情况,是否存在的新鲜的、动物性饵料的缺少或不足的问题,以及食料是否**变质等。尽可能做到饵料多样化,切忌单一。以全价营养为标准,这对幼体更为重要。光照与遮阳要适当安排,切不可全照全遮。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