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大规格苗种的池塘培育技术


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大规格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培育指从2厘米左右的鱼苗培育到5~8厘米的鱼种。此时,鱼的规格增大,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习性基本上与成鱼相似,集群性强,摄食量增大,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为增强。

1、池塘条件:面积一般1~2亩为宜,池塘水深在1.5米左右,池底平整,淤泥较少,保水性能好,周围环境安静,且稍有遮光物。做好池塘清整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和培肥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工作。

2、鱼种放养:一般将鱼苗饲养到越冬前后达到规格5厘米以上,每亩放养量为1.8万~2.0万尾。

3、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与投喂:生产中多用小杂鱼绞碎后掺拌部分鱼粉、蚕蛹[蚕蛹,也有叫做小蜂儿的,是高蛋白的营养品。]粉、豆粉、麦麸、三等面粉及专用添加剂等揉成团状饵料投喂在饵料台上,也可将鱼绞碎成浆后用三等面粉黏合一下直接投喂,但最好使用专用颗粒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

人工配合饵料配方:鱼粉23%、蚕蛹粉8%、肉骨粉[肉骨粉是利用畜禽屠宰厂不宜食用的家畜躯体、残余碎肉、骨、内脏等做原料,经高温蒸煮、脱脂、干燥、粉碎制得的产品。]8%、血粉8%、酵母粉6%、黄豆粉17%、标准面粉23%、植物油3%、维生素合剂[合剂,方剂学名词。]1%、无机盐[无机盐即无机化合物中的盐类,旧称矿物质,在生物细胞内一般只占鲜重的1%至1.5%,目前人体已经发现20余种,其中大量元素有钙Ca、磷P、钾K、硫S、钠Na、氯Cl、镁Mg,微量元素有铁Fe、锌Zn、硒Se、钼Mo、氟F、铬Cr、钴Co、碘I等。]合剂1.5%,黏合剂[黏合剂(英文名称adhesive)又名胶黏剂,俗称“胶”。]1.5%。可制成颗粒饵料,也可将粉状原料加水揉成团状投喂。投喂量由10%逐渐下降至5%~6%,投喂次数由每天4次逐渐下降至2次即可。黄颡鱼鱼种配合饲料的营养标准:粗蛋白40%~43%、脂肪8%~10%,碳水化合物18%~23%、纤维素3%~5%。

饵料投喂“四定”:定时、定位、定量、定质;定期清理食场,并用0.3~0.5千克漂**消毒。

4、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保持在35厘米以上,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加注新水、换水或施用水质改良剂等。定期换水,7~9月高温季节,一般每2~3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5~10厘米,使水位保持在1.5米以上,同时每天开动增氧机2~3小时,确保溶氧充足,避免浮头发生。

(2)病害防治:坚持每天巡查池塘,捞出病鱼、死鱼残体,保持塘内水体清洁。观察鱼活动情况,每周消毒食场一次,注意水色、水位变化,检查进排水口拦网是否完好。定期用二溴海因、聚维酮碘等消毒剂消毒。

高温期间最常见病害为出血性水肿病,除定期全池消毒杀菌外,每个月在饵料中添加四环素(每千克饲料添加20克)投喂,连续3~5天。

1、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设置:设置网箱的水体要求水质清新、透明度大,溶氧量充足。网箱面积一般在5~30平方米为宜,常规网箱规格长5米,宽2米,高1米,网目40目,网箱底部缝一个占网箱面积10%饵料台,并在网箱架上加遮盖物遮光。

2、饲料及投喂:(参考配方:鱼粉28%、蚕蛹10%、肉骨粉9%、肠渣粉8%、血粉8%、标准面粉30%、豆油2.5%,黏合剂1.5%、无机盐合剂1%、维生素合剂1%)。

投喂方法是根据摄食状况和水温及鱼体大小而定,一般采用少量多次投喂。黄颡鱼有群食的特点,在投喂时首先用少量饲料投入池中,待鱼苗集中在一起时开始增加投喂量,通常采用边吃食边投喂,这样不浪费饲料而又能保证所有的鱼摄食到饵料。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