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精[受精,指卵子和**融合为一个合子(受精卵)过程,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界。]卵遇到淡水后开始吸水,卵膜与卵黄膜分离,出现围卵腔[围卵腔 perivitelline space 动物卵的表面与直接包围着卵的卵黄膜或受精膜之间的间隙,称为围卵腔。],而且卵膜开始硬化。
1.设备
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设备主要有孵化室和孵化器[孵化器是原指人工孵化禽蛋的设备,后引入经济领域,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
(1)孵化室。由于采卵、授精和孵化鱼卵[拼音yúluǎn 注音ㄩˊㄌㄨㄢˇ引证解释1.鱼的卵。]都得在无直射光[以自然光来说,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阳光直接照射到被摄者身体的受光面产生明亮的影调,非直接受光面则形成明显的投影,这种光线,我们把它叫做直射光。]条件下进行,且作业期多在冬季,气温在0℃以下时易冻坏鱼卵,故必须有专供鱼卵孵化用的孵化室,室内除放置孵化器、拣卵槽外,还备有供排水系统,以及进行采卵、授精和拣卵等的操作场所,有条件的可建造几个小型鱼池,分别暂放采卵、受精前后的亲鱼。
孵化室的面积根据所采用的孵化器种类确定,若采用阿特金[本词条尚需完善,如需帮助请参见:互动百科:词条标准-atejin
]
氏卧式孵化器,一般在孵化50万粒受精卵时,面积为40-50平方米
[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孵化100万粒受精卵时为70-90平方米,若采用立式孵化器,则上述的孵化室面积可减半。
(2)孵化器。目前采用的孵化器主要有3种,即卧式、立式和桶式。供水方式也分为流水、淋水和浸水3种。国内多采用阿特金氏卧式孵化器,其主要由孵化槽、孵化盘和支架组成。孵化槽用木料或塑料制成,槽内分为4格,每8-10盘叠成一组套在支架中,置于格子内。每盘盛卵3000粒,每槽可孵化10万-20万粒受精卵。通常可以两三个槽串联在一起,流水量20-40升/份。
(3)采卵和拣卵用具。采卵用具有采卵盆(多孔的铝盆或塑料盆,要求漏水快,但不漏卵)、采卵盆架、受精盆、毛巾、尼龙手套和鱼台等。拣卵需有拣卵台、拣卵槽、拣卵夹和羽毛。
2.管理。
虹鳟发眼
[发眼,行话,鼓师的手势所发出的信号。]前期适宜的孵化水温为7℃-13℃。最适水温8℃-10℃。若在13℃以上水中孵化,会使孵化率
[孵化率 (hatchability) 即受精卵的孵化比率。]降低,畸形增加;在低温下孵化,孵化期延长,效果也不好。发眼后,即使在18℃水中也可孵化。
卵从受精到发眼前期需氧量
[需氧有机物由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稳定的无机物质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较少,发眼后需氧量增多,每10万粒发眼卵1小时耗氧接近500毫升,孵出后其耗氧量又为发眼卵的2-3倍,适宜的孵化用水其容氧量需在6毫克/升以上,需加盖。
若采用桶式孵化器孵化,每桶盛卵量从5万-12万粒不等。卵受精吸水膨胀后即装桶孵化,用水需经过滤,每桶注水量4—6升/分。为防水霉菌,每3-4天用孔雀石绿消毒一次,配成1:20万浓度,从注水口注入桶内,每次持续1小时。在孵化累积温度达220℃后,把死卵拣出,拣卵需用特制的拣卵槽和拣卵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