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客户有时候[有时候这首歌是由歌手张靓颖演唱的。]会问起我:陈工,我塘口的PH高了,有时候又低了,到底怎么回事啊?那么,我在这里,谈谈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PH的作用。
PH是反映天然水[natural water 构成自然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水相的总称。]的酸碱性[碱性(alkaline)是指一种物质在溶剂中能向其它物质提供未共用电子对的能力,常温时,其pH>7,则溶液呈碱性。]的指标,它决定着水体中很多的化学过程和生物[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过程,是水产养殖密切相关的重要水化和生态因子,其往往能反应水体的化学状态和生物状态,对水质和水生生物有很大影响。
天然水中[《水中》是作者微生。]一般呈中性或弱碱性,但有时候局部受污染水体可能回出现强酸性或强碱性的环境。在通常情况下,天然水的PH变化幅度不大,正常都在6.5-8.5之间。
从化学理论上讲,在水体常温下,PH<7.0为酸性,PH>7.0为碱性,PH=7.0为中性。
PH<3强酸性水
PH=3-5酸性水
PH=5.0-6.5弱酸性水
PH=6.5-7.5中性水
PH=7.5-8.5弱碱性水(养殖水)
PH=8.5-9.5碱性水
PH>9.5强碱性水
一、养殖水体中PH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空气中二**碳[二**碳,化学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温室气体,是一种气态化合物,碳与氧反应生成其化学式为CO2,一个二**碳分子由两个氧**与一个碳**通过共价键构成。]的变化、池塘中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的腐解、水草的长势、水温的变化、含盐量和养殖动物的活动等。
(1)水体中发生的许多生物过程都会引起PH的变化,如:池塘中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呼吸作用是引起PH的重要原因。在池塘中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繁殖时,由于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碳,大量藻类随着温度起来,尤其是在夏季一天中中午12点至下午4点的这个时候,表层水中由于光合作用强,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增高,PH会出现明显的升高现象。相反,在生物呼吸、有机质分解的过程中会积累二**碳,而冬季和底层水不利于光合作用,这个时候PH会相应降低。
(2)温度、压力、水的混合作用等因素对水的PH也有影响。在深层水中,当水体不能直接与大气发生二**碳交换时,水的P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常在表层水中发生气体交换时,水体温度、含盐量以及大气中的二**碳的分压等一些因素能直接影响二**碳的溶解氧,从而导致PH的变化。还有一些水体物质发生纯化学作用,也会引起PH的变化,例如:含铁丰富的**水注入池塘中被**后,可使水的PH降低。当然对于不同的水体或同一水体的不同水层,影响PH因素不尽相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许。
二、天然水体的PH与养殖的关系
1、酸性水使水中物质循环受阻:在酸性水中,微生物的活动受到阻碍,有机物分解矿化速度降低,物质循环强度变弱,固氮活性下降,水质变瘦,饵料生物生长不好,而中性水质则有利于生物生长。
2、影响水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和迁移过程:水的PH发生改变时,将使水体中各种弱酸、弱碱和金属的存在形式发生改变。同时,还会影响到水中的蛋白质、有机高聚物的带电状态,进而导致吸附或沉淀现象。
3、水质环境PH的改变可通过渗透与吸收作用,使水生动物[水生动物(aquatic animal)是指主要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血液PH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输氧功能。在PH过高的情况下会直接腐蚀养殖动物的腮思,造成呼吸障碍而窒息,当PH过低时,水生动物消化过程被抑制,血液载氧能力降低,耗氧量下降,新陈代谢减弱,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4、PH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对营养元素的吸收。PH过高时,会妨碍植物对铁和碳的吸收。PH过低时,会抑制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导致光合作用减弱。
三、养殖水体PH的管理
(1)石灰清塘时,当PH大于11时才能**有害物质,保证清塘效果
(2)在人工繁殖时,PH以中性偏微碱性最好
(3)养殖上应尽量保持养殖水体PH相对稳定,若变化过于频繁,变幅过大,生物自身调节不适应也不利于养殖动物的生长。(来源:虾蟹六点半,作者:北京水世纪陈志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