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雌、雄比例[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段中华等(1999)研究长江中游天然瓦氏[体延长,纵扁。]黄颡鱼的繁殖生物学后指出,在性腺发育至Ⅱ期及Ⅱ期以上的941尾标本[标本,是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采取整个个体(甚至多个个体,如细菌、藻类等微生物,或像真菌等个体小且聚生一处者),或是一部份成为样品,经过各种处理,如物理风干、真空、化学防腐处理等,令之可以长久保存,-biaoben
]
中,雌、雄比例为1.04:1;Ⅱ~Ⅲ期性腺的809尾标本中,雌、雄比例为1.01:1;性成熟
[成熟,词语,泛指达到完成生物某系统的代表性阶段的状态。]的132尾标本中,雌、雄比为1.26:1,逐月雌、雄鱼
[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的比例虽然有一些变化,但差异不显著。
对于黄颡鱼的雌、雄性比,蔡焰值
[主要研究领域:鱼类育种、养殖、生物工程、水产加工与渔业设施规划、鱼虾废料精深加工。]等通过收集天然亲鱼的统计认为,雄鱼的比例要大于雌鱼,雌、雄一般在1:1.5以上。
2.性成熟最小年龄
[年龄,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计算时止生存的时间长度,通常用年岁来表示。]与最小个体
[通常是数字的名称,或者是某个物体的计量单位。]段中华等(1999)认为,长江中游天然瓦氏黄颡鱼雌鱼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为13.3厘米,体重25.3克,成熟系数5.65%,卵巢Ⅲ期;雄鱼最小成熟个体体长为16.1厘米,体重57.1克,成熟系数3.76%,精巢Ⅴ期。这种最小成熟个体的年龄均为2龄,为7月采集的标本。
3.年龄组成瓦氏黄颡鱼性成熟始于2龄,2龄个体中,性成熟个体占39.13%;3龄个体中,性成熟个体占87.88%;4龄的个体全部达性成熟。黄颡鱼比瓦氏黄颡鱼性成熟年龄要小,一般1冬龄大部分成熟,2冬龄全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