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养殖技术之鳗居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为球状鳗居线虫[线虫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之一,为假体腔动物,有超过28,000个已被记录的物种,尚有大量种尚未命名。]和粗厚鳗居线虫。近年来,在沿海人工养殖鳗鲡的过程中,鳗居线虫病[线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线虫纲(Nematoda)多种线虫引起的一类蠕虫病。]危害较大,可导致幼鳗大量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寄生线虫在鳔中吸食鳗鲡的血,导致鳔壁充血[局部的血管血量增加,血流加速。]。当鳔囊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6-10条虫时,幼鳗呈贫血消瘦、体色发黑、感觉迟钝等现象;感染15条虫以上时,即出现鳔壁增厚,鳔囊显著增大,**其他**及血管,当鳔扩大时,致使腹部[人的腹部是骨盆和**之间的身体部分。]坚硬呈块状肿大,腹部皮肤充血,最后*门红肿外突而死亡。

防治方法: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用0.3-0.5克灭虫精全池泼洒,每周1次,能有效地控制幼鳗的感染。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