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好润水产洪泽湖区域经理陈松
六月,是河蟹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中期阶段,也是河蟹生长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河蟹一般都刚结束第三次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或正在进行第三次蜕壳。而本时期正处于“梅雨季节”,所谓“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讲的正是这一时期的气候特征。
那么在*雨[*雨,意思是天色*沉,又下着雨 ,出自《诗·曹风· 下泉》:“ 芃芃 黍苗,*雨膏之。]连绵的六月,河蟹养殖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笔者以自身从事河蟹养殖一线技术服务多年的经验给出如下几点:
观察食台判断摄食情况
选择带2-3cm高度沿的食台以防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被杂鱼杂虾拖掉下食台造成[造成是汉语词汇,读音zào chéng,解释为招致或引起。]误判;一个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至少要放置5个食台,4个角各放置1个,塘中间放置1个;食台摆放后应定期移动,不得将食台持续放置在同一位置;食台上的投饵量不宜过多,以正常投喂的量多一倍左右为好。
每天喂食前提一次食台观察摄食情况,一般以下午投喂,至次日上午略有剩余、下午完全吃完为好,若饵料提前被吃完则说明缺料[缺料在塑料加工中,是指由于型腔填充不满,导致塑件外形残缺不完整的现象。]。河蟹养殖中期,气温相对偏低,残饵粪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不大,本期应给予充足的饵料保证其生长所需营养。
观察池塘下风口有无漂草现象
池塘下风口水面上出现很多草头、草白须说明:
1.缺料。缺料引起河蟹活动量[此词条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贡献知识的乐趣。]大,觅食过程中会破坏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草头及嫩根。配合观察食台,确定是否缺料,如果是则增加投喂量(增加动物性饵料如鲜鱼效果更好)。
2.环境突变造成河蟹应激[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雨天气对河蟹是一种应激的过程,河蟹应激时活动量加大,应于下雨前后勤用Vc如“上水”外泼抗应激。
3.河蟹长期摄食动物性饵料会造成体内营养失衡。需要通过水草等植物均衡体内营养,此时出现的夹草特点是量少、持续时间久。应改变饵料成分,改喂饲料或加入植物性饵料如玉米、小麦同时掺拌内服平衡营养制剂如“渔夫之恋”促进营养吸收。
4.池塘里杂虾多,如小龙虾,其天生攻击性破坏性比较强,夹草能力突出。多下地笼抓虾。
5.水草韧性极差,碰到就断。这种情况下大风、行船等都会造成漂草头,水草活力不好韧性差。应注重补充碳肥水草肥如“神力碳+草得力”。
6.虫害。摇蚊幼虫可以摄食水草的叶,啃断水草的茎,近年来发现不少水草草头均匀断头现象,水草上还有很多黑色的环,出现这种情况时应仔细观察水草上有无吃草虫,如有应立即杀虫如“水虫净Ⅲ”,杀完虫后及时解毒改底。
观察是否有河蟹上草上网上岸现象
持续*雨天气,池塘底部持续低氧甚至导致**酸盐、硫化氢等有害指标产生,易造成河蟹上网上岸。可视池塘水质及饵料投喂量定期(7-10天/次)使用**分解底改如“底润、福底Ⅱ”改良底部环境,预防底层缺氧;勤开增氧设备增氧,保证底部溶氧充足。
观察水质是否浑浊
1.持续*雨天气,池塘水体形成上层水凉下层水热的倒置现象,易造成池塘水体对流,造成水浑。勤用絮凝沉降降低热底改如“好水底毒净”改良底部环境降底热。
2.*雨天气导致的河蟹应激活动量加大造成搅水作用,致使底层杂质顽固悬浮于水体。针对河蟹活动量加剧,可泼洒Vc抗应激如饱和Vc“上水”。
3.缺料导致的水浑。通过食台以及下风口漂草头现象确认河蟹缺料,此时应加大饵料投喂量尤其以动物性饵料冰鲜鱼效果更好。
4.虫子多造成的水浑。枝角类、桡足类等小白虫悬浮于水体搅水一般难以造成水质浑浊,虫子多直观的现象是白浊。而一些水生昆虫如蝽类、水龟虫类经常从池底到水体上层搅水活动,能造成水体浑浊。这类水生昆虫数量极大时应于夜晚采取灯光诱导,局部使用有机磷灭杀,同时应加强改底,虫子多的基本原因是底脏,使用季磷盐分解底改如“底润”。
观察水草挂脏、萎缩
1.长期水浑,影响水草光合作用,水草活力差,失去自我净化功能,开始挂脏,长期挂脏开始萎缩。这种情况应先把水清下去,再补充水草肥如“草得力”,促进水草继续生长。
2.持续*雨,池塘底部处于低氧状态,水草根部开始发黄发红发黑腐烂。根部腐烂加速水草老化,水草营养得不到补充,开始出现挂脏萎缩现象。这种情况应加强增氧改底,同时配合使用水草肥。
持续*雨易导致有害细菌滋生繁殖
雨水带入以及雨后池底自然翻有害菌都容易造成河蟹细菌感染,每年6月份都是河蟹细菌性甲壳溃疡以及细菌性肠炎高发期,雨后一定要用蛭弧菌如“至尊99”或聚维酮碘如“速立灭Ⅱ”做好消毒预防细菌感染工作。
观察草头上,水草中是否有蟹壳
雨期恰逢河蟹三壳高峰期,雨水会**螃蟹提前蜕壳,如发现蜕壳较多,需及时补充钙质、Vc如“全能钙、上水”等营养,帮助螃蟹顺利蜕壳。
通过观察河蟹刚蜕下的壳可以初判蜕壳周期处于哪个进程,一般河蟹生长蜕壳符合自然界普遍规律“雌性成熟早,雄性成熟晚”,所以如果所见的蟹壳以母蟹壳为主,则本次蜕壳处于早期阶段,应及时对水体补充*化离子钙如“全能钙”同时外泼蛭弧菌如“至尊95”或“至尊99”杀菌防细菌感染。如果所见的蟹壳以公蟹壳为主,则说明本次蜕壳周期已经接近尾声,可以适当增加饵料的投喂量。
最关键的预防“水瘪子”
今年河蟹养殖区普遍水位大,底层水温低,气温整体偏低,且持续*雨,与去年的气候、水文情况几近相同(这些条件造成了去年全国普遍暴发河蟹“水瘪子”症),长期吃料差会导致河蟹更易得肠炎以及过度消耗肝胰腺储存的营养,致使肝胰腺不断发白萎缩糜烂坏死。
目前为止笔者已经在洪泽湖地区见到许多例肝胰腺坏死现象。提醒广大养殖朋友近阶段一定要在池塘里放置地笼,抓蟹观察有无“水瘪子”迹象,由于“水瘪子”病是一种慢性肝坏死,得病河蟹活力很好,通常从外观上难以辨认,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现阶段应做好内服保肝护胆防肠炎、诱食开胃促消化防、水瘪子工作,建议内服药如“渔夫之恋”长期拌料投喂。
6月是河蟹养殖至关重要的一个月,笔者见到无数养殖塘口前期池塘环境良好,然而就是在6月份由于粗心导致池塘环境巨变甚至出现大量病蟹死蟹。在此再次温馨提示每一位养殖朋友,6月养蟹一定要做到勤下地笼、食台观察,多做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