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的苗种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过程中,常出现苗种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低、吃食不集中等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办理***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1、在池塘培养苗种,一定要将幼苗[【词目】幼苗【读音】yòu miáo【释义】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在小型水泥池或小网箱中暂养10天以上,待其卵黄囊消失并开始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外界营养能自由游泳后方可下塘,成活率可达85-90%。
2、斑点叉尾鮰为杂食性[杂食性也叫“泛食性”。],幼体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的动物类群。],故在幼苗下塘前,首先要培养天然饵料[天然饵料,是一种用动物或则植物制作的钓鱼饵料。]。在水泥池中开始则需投喂以天然饵料为主,以配合饲料为辅,体长达4.5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以后全部投喂配合饲料。
3、鱼苗喜欢集群摄食,饲养时要集中在一定范围内投饵,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苗种摄食能力。
4、苗种饲养以阶段培育为好,一级培育将孵化出膜的幼苗,在小型流水水体中培育至1.5厘米,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养2.5万尾;二级培育是将1.5厘米的幼苗培养至8-10厘米,亩放养量2.5-3万尾,养成后可稀养直接养成商品鱼或饲养大规格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培育将8-10厘米的鱼种培养成100克以上大规格鱼种,亩放养量3500-7000尾。在苗种阶段不宜过分稀养,否则对集群摄食有影响,从而降低其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