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鲳[白鲳属白鲳科,为经济鱼类,栖息深度在10-30公尺左右,体近圆形,侧扁而高,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一种热带鱼类,其主要生长适温范围在21-32℃间,最适温范围在28-30℃,水温在16℃时,白鲳才开始少量吃食,12℃时鱼体平衡失调,10℃时则引起死亡,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过程中水温过低,会导致鱼体抗病力减弱而引起发病,尤以越冬初期和春季出越冬期时为甚。10月份一般[一般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ì bān,是指一样,普通,总体上,相关文献有唐王建《宫词》。]进入苗种越冬饲养关键期。因此必须做好越冬前的管理工作:
一、清塘[qingtang
]
放养
[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白鲳苗种越冬的池塘一般要求2亩,水深在2米以上,以保证水温稳定,放苗前必须先进行清塘处理,以**池中的有害生物
[有害生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产生危害的生物;是由数量多而导致圈养动物和栽培作物、花卉、苗木受到重大损害的生物。],一般应以生石灰200-250斤/亩进行清塘,同时泼洒
[【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杀虫灵30毫升/亩,以**病虫体,一周后即可放入苗种。
二、投饲
越冬前10-11月份,白鲳苗种放入越冬池前需强化投饲,以增强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一般以投喂高能饲料,如麦夫皮、豆饼等,每日可按鱼体重的5%进行投饲。
三、放养量
放入越冬池的苗种密度一般掌握在3万尾/亩左右,以防密度过大,水质容易发生恶化,同时每亩可投放500尾左右罗非鱼苗。
四、鱼病预防
[预防是指预先做好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离主观预期轨道或客观普遍规律的应对措施,汉语拼音为yù fáng,注音为ㄧㄩˋ ㄈㄤˊ。]越冬池的白鲳苗种一定要注意鱼病预防,因一旦发病,治疗都存在一定难度,应加强预防,才能保证安全越冬。
1、越冬池放养苗种时一定要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进入越冬池前,以盐水3%浸洗10-15分钟,以**鱼苗体表的有害生物,防止带入越冬池中。
2、防止草鱼混入越冬池,因草鱼极易被九江头槽绦虫寄生于肠中,排出的虫卵孵化成球虫蚴,它的中间寄主是剑水蚤,白鲳苗种摄食剑水蚤,即可引发九江头槽大量寄生肠胃而死亡。
3、每周使用一种药物预防一次,一般可以漂**
[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和硝酸亚汞交替进行,方法是:
(1)以漂**挂袋,每袋100g挂于食场附近进行预防。
(2)以漂**(含氯20%以上)每立方米1克,全池泼洒。
(3)硝酸亚汞,每立方水0.1克,全池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