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繁殖时间与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
三角鲂的繁殖时间一般为4~6月,繁殖水温为20℃以上,最适水温为24~29℃。
2、亲鱼[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选择
选择全身无伤病,鳍条完整,活泼健壮的鱼做亲鱼。性成熟雄鱼[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在胸鳍鳍条上有明显的珠星,手摸鳞片有明显的粗糙感,轻压腹部时有*白色稠状**流出,且入水即散。雌性成熟亲鱼腹部柔软、膨大,卵巢轮廓清晰,生殖孔红润,挖卵检查卵粒饱满、大小一致,透明液固定检查,可见全部或大部分卵粒的核位偏心或已极化。人工催产[读音催产 cuī chǎn1基本解释[expedite child delivery] 采取措施促使胎儿产出。]时亲鱼雌雄比例为1:(1~1.5)为宜。
3、催产药物[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及剂量[剂量是一个多义词,可以表示为:1.药物剂量;2辐射剂量。]
催产药物的使用剂量依催产时间、水温及亲鱼成熟度[成熟度即研究对象与其完美状态的相对值。]而定但总体上选用的激素种类要符合《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选用的激素和剂量为:每千克雌鱼用脑垂体(PG)1~2毫克,促黄体素[促黄体素又称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是由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其纯品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有冻干时不易失活.对雌性,促黄体素可促使卵巢血流加速;在促卵泡素作用的基础上引起卵泡排卵和促进黄体的形成.在牛,猪方面已证实促黄体素可**黄体释放孕酮。]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15~30,雄鱼的剂量减半,采用[采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ǎi yòng,指采纳应用;任用。]1针注射[注射,指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效应时间为6~8小时。若水温较低或亲鱼成熟差,可采用2针注射,第1针,雌鱼注射全量的1/3~1/4,隔8~10小时注射第2针,雄鱼在雌鱼注射第2针时注射全量。
4、注射方法
注射方法一般采取腹腔注射,注射部位为鱼的胸鳍或腹鳍基部无鳞处。将针头朝背部方向45°~60°进入,剌入深度0.5厘米左右。一般采用一次性注射。如亲鱼成熟度较差,也可采用二次注射,第一次注射的剂量应为总量的1/10左右,二次注射时距一般在8小时。如采用二次注射,雄鱼在第二次注射时注射。在水温24~29℃时,效应时间一般在8~12小时。
5、注射后亲鱼管理
将注射催产剂后的亲鱼按雌雄1:(1~1.5)的比例放入设置有鱼巢[鱼巢,也叫鱼窝。]的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池中,不间断流水**让其自然产卵。亲鱼产卵时会将卵自然粘在鱼巢上。产卵结束后,将鱼巢移至环道内孵化。鱼巢材料可用棕片、杨树根或网片,鱼巢使用前应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或其它药物消毒,洗净后使用;鱼巢设置的数量以每对亲鱼3个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