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缺氧浮头的预防与救治


  养鳝,特别是网箱养鳝的技术性较强,对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的要求比一般鱼类更高,黄鳝在生长过程中,当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溶氧量每升低于2毫克时,就会引起缺氧[缺氧(hypoxia),是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浮头[由于水域环境的变化,造成含氧量急剧下降,致使鱼类因缺氧而浮在水面吞食空气,称之为浮头。],如果救治不及时,易造成成批死亡。为给鳝鱼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生产上要切实加强鳝池的水质管理,力求确保鳝池“三保持”,即保持水透明度25厘米左右;保持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有足够的溶氧量;保持池水“肥、嫩、爽、活”,从根本上规避缺氧浮头的成因。因此,在养鳝实践中,要注意从“及早预防”和“紧急救治”两个环节掌握鳝池增氧[ ...]的一些有效方法。下面就综合介绍这方面的技术:

  1.冬季清塘增氧

  每年秋末冬初或黄鳝出池后都应及时清理淤泥,因为鳝池中的淤泥是主要的耗氧物,淤泥沉积过多,是缺氧的最大隐患。在清塘后还要撒施生石灰(一般每666.7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75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100千克)消毒。

  2.改善环境增氧

  夏秋季由于气温和水温的增高,易造成水体中缺氧。为此,可在池周种藤蔓植物,如南瓜、黄瓜等,让藤蔓爬到池顶架上遮荫,以降低水温。如果无自然生态遮荫条件,应在鳝池顶上搭架,加盖稻草等遮荫。

  3.利用机械增氧

  水面较大的鳝池一般都要安装增氧机,这是预防鳝池缺氧的有效措施。高温季节,可在凌晨开机1小时~2小时,增加水体溶氧量。

  4.植物净水增氧

  利用植物净水增氧是养殖鳝鱼特别是网箱养鳝的一项经济而有效的重要措施。方法就是在鳝池内种植适量的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5.及时注水增氧

  高温季节,特别是养殖密度较大的,一定要经常注意观察鳝池水质变化情况和鳝鱼生长动态,坚持每天向鳝池注入适量新水,排出老水,以保持池水溶氧充足,预防浮头发生。

  6.物理净水增氧

  当鳝池有缺氧征兆时,要尽快采取措施净水增氧,一般每666.7平方米水面平均水深1米,可用黄泥食盐水(黄泥和食盐各10千克混匀)、黄泥加尿(黄泥10千克加入尿10千克)兑水全池泼洒,这样可迅速改善水质,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

  7.撒施药物增氧

  高温季节,养殖密度大的鳝池易发生缺氧现象,当有缺氧征兆时,亦应进行紧急救治,一般每666.7平方米水面平均水深1米,可用石膏粉3千克~4千克加明矾3千克~5千克化水,食盐1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利用化学反应释放氧气缓解鱼类浮头。也可用过**钙[过**钙又称二**钙,为白色或淡**结晶粉末,无臭,几乎无味,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加热至315℃时开始分解,完全分解的温度为400~425℃,常温下干燥品很稳定。](含有效氧为22%)每666.7平方米水面平均水深1米施用3千克~5千克,施用时将过**钙搓成粉末撒入池水,药物入水后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氢**钙[氢**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和氧气,氢**钙能增加水体钙质,提高水体pH值,使底质疏松透气,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氧气直接迅速增加水中溶氧,解救鱼类浮头。

  8.夜间光照增氧

  配合净水增氧和药物增氧,夏夜还要用碘钨灯或较大功率的白炽灯为光源给鳝池增加光照,夜间增加光照,可有效地促进鳝池内浮游植物、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从而达到改善鳝池水质,提高水体溶氧量的目的。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