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法
l.稻田[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面积为6-10亩。
2.田间工程
在每个田块一侧开设1个蟹苗[春季是养蟹的关键时期,蟹苗的选择和投放决定着年终养殖的产量和效益。]暂养池[暂养池是指用来短期饲养水产养殖动物苗种或成品的水池或池塘。],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2%,暂养池四周挖设0.8m深,1.5m宽的边沟[边沟是指设置在挖方路基路肩外侧及低填方路基地脚外侧的纵向人工沟渠,用以收集公路路而的地面水,排除路基拦截道路上方边坡的坡面水,迅速汇集并把它们引入顺畅的排水通道中,通过桥涵等将其泄放到道路的下方。]。稻田四周挖设0.5m深、1m宽的边沟,并用边沟土加高加固田埂,外围田埂顶宽1.5m,高0.8米,田内小埂顶宽0.4m,高0.5米。
3.防逃[ ...]设施
四周防逃设施采用0.6m宽的双层塑料薄膜,地上高0.5m,**埋0.1m,间隔0.9m再设1道薄膜。上下水口设置带防逃网的陶瓷管。
4.苗种放养
5月下旬购入蟹苗放入暂养池,数量为0.25-0.4kg/亩。6月上旬栽稻,一周后放进0.5cm长的梭鱼[梭鱼,体被圆鳞。]乌仔放入稻田,数量为500尾/亩,6月中旬将仔蟹[仔蟹:大眼幼体蜕皮后变成蟹形小蟹,其雌雄外观,此时的小蟹称为仔蟹 ...]由暂养池放入稻田。
5.饲养管理
暂养池于放苗前10天用生石灰100kg/亩清塘。暂养期投喂海水丰年虫[丰年虫又称丰年虾,卤虫,盐水虾等多种名称。],投饵[ ...]量为蟹苗体重的100-200%。在稻田养殖过程中,前期不投饵,8月中旬后以后投喂野杂鱼、豆粕等饲料,投饵量为仔蟹体重的2-3%。暂养期3-5天注换水1次,中期不注水,进入9月份,每10天换1次水,保持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新鲜。每日巡塘数次,及时清除敌害。
6.当年10月中旬可收捕鱼蟹,梭鱼规格为25g/尾,扣蟹规格为平均200只/kg。
二、实例
1996年营口老边区水产局在2.69hm2水田进行了梭鱼和河蟹混养实验,具体情况如下:稻田面积为2.69hm2,共5个田块,其中1#田0.5hm2,2#田0.47hm2,3#田0.4hm2,4#田0.55hm2,5#田0.71hm2。5月23日购入大眼幼体蟹苗18kg放入暂养池。6月4-6日栽稻,12日购进0.5cm梭鱼乌仔20000尾直接放入稻田,6月15日将仔蟹由暂养放入稻田。10月10日收捕鱼蟹,共获梭鱼302.5kg(12100尾)、幼蟹2150kg,平均hm2产幼蟹806.25kg、梭鱼112.5kg(301尾)。幼蟹单价以200元/kg、梭鱼以30元/kg计,共创产值439075元。扣除成本215000元,可获利润224075元,平均获利5559元/666.7m2。
三、特点
梭鱼与河蟹在稻田中互利共生。一方面,梭鱼利用了田水中的浮游植物。净化了水质,为河蟹创造清新的水质环境,经淡化的梭鱼苗在稻田淡水中生长速度很快。另一方面河蟹分泌排便又为梭鱼培养了天然饵料,二者饵料上互相补充,在同一环境中兼收并蓄。
四、注意问题
1.蟹苗暂养期的给饵次数和给饵量。
大眼幼体蟹苗游泳能力强,互相残杀机会多,给饵要均匀,日给饵次数要在4次以上,最好6—8次,给饵率在80—160%之间。
2.成活率和回捕率。
由于河蟹属*居动物,起捕时间不宜过晚,水温在12℃左右开始起捕。
3.梭鱼具趋光性,很少在水稻中活动,因此养梭鱼稻田必须挖设边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