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陕西,大鲵[大鲵隶属隐腮鲵科,大鲵属,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食物[食物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
Keywords:Shanxi,Andriasdavidianus,Food
大鲵Andriasdavidianus是我国分布较广、体形较大的有尾两栖类,是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分析大鲵的食性可为人工养殖和保护大鲵提供资料。1985年10月—1988年3月,作者对大鲵的食性做了观察和分析,现整理报道如下。
方法1985年—1988年,共采集大鲵标本71尾。每年除1—2月气温低河水冻结,无法采集标本外,其余3—12月份每月均可采到标本3—5尾。把采到的大鲵立即用福尔马林[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是蛋白质凝固剂。]溶液浸泡,并在腹腔内注射福尔马林液。然后解剖大鲵的胃,取出胃容物分检并称重。由于捕捉大鲵比较困难,故每月采集和解剖大鲵标本的数目不等。在解剖镜下分辨食物种类。为了提高容量的准确性,先称总重,再按食物种类分别称重,然后计算出对各种食物的取食频率。
结果解剖大鲵71尾,其中幼体[ ...]40尾占56.3%,成体[语出:(1).]31尾占43.7%。空胃40尾占56.3%(其中幼体空胃25尾占幼体62.5%;成体空胃15尾占成体48.4%);实胃31尾占43.7%(其中幼体15尾占幼体37.5%;成体16尾占成体51.6%)。
1、大鲵的食物分析
大鲵胃容物内脊椎动物[脊椎动物(Vertebrata)是指有脊椎骨的动物,是脊索动物的一个亚门。]中有:船钉鱼(Saurogobiosp.)、青蛙(Ranasp.)、幼大鲵和水麝鼩(Chimarrogalesp.)等;无脊椎动物中有:鞘翘目(Coleoptera)幼成虫[成虫(adult,imago)生物学概念,为幼虫、若虫的对应词。]、马陆(Spirobolussp.)蝗虫(Locustasp.)、鳞翅目(Lepidoptera)和蜻蜓目(Odonata)幼虫、螃蟹[螃蟹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短尾下目。](Potamonsp.)、铁线虫[线虫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之一,为假体腔动物,有超过28,000个已被记录的物种,尚有大量种尚未命名。](Gordiussp.)等;植物性食物有树枝、叶片等;无机物有沙石[沙石,原籍中国天津。]。螃蟹、大鲵幼体被大鲵成体取食频率较高,分别为13和5,其重量分别为144.9和190.3克,螃蟹、大鲵幼体是大鲵成体的基本食物。青蛙和鱼的被取食频率都是4,重量分别是484.5和45.4克。水麝鼩被取食的频率为2,重量是63.4克。相比之下鱼、青蛙和水麝鼩是大鲵成体的次要性食物。鞘翅目[鞘翅目(学名:Coleoptera)是昆虫纲中乃至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第1大目。]成虫、马陆、蝗虫、其他昆虫的幼虫及铁线虫等,被取食的频率多为1或2,,重量是2.5—27克,是大鲵成体的偶然性食物。而树枝、叶片和沙石是大鲵成体取食时囫囵吞入的**性食物。大鲵幼体的胃容物中均是无脊椎动物,如象螃蟹、鞘翅目成虫、蝗虫、昆虫的幼虫等;虽有树枝、叶片及沙石等,也不过为误食的吞入物。
2、各月大鲵食物种类的比较
大鲵的全年食物有:线虫、螃蟹、大鲵幼体、昆虫幼成虫、马陆、鱼、青蛙、铁线虫和水麝鼩等动物。4—12月份,大鲵的主要食物是螃蟹,也食昆虫的幼成虫,但量甚少。5—10月份,主要食青蛙、幼鲵。6—12月食鱼等。10—12月食水麝鼩、铁线虫等。此外,4—12月误食的有树枝、叶片和沙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