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培水就是使养殖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的有益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有益菌[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小型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的动物类群。]、浮游藻类等)繁殖起来,这些微生物对维持养殖水体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简称ECO,是ecosystem的缩写,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平衡,改善养殖水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培水主要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进水;
2、使用消毒剂[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一般选用降解速度快的,如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
3、增氧,刚开始时氧不需要开的太大;
4、调节水体的pH值,要求在7.2~8.2之间;
5、起码过24小时以上的时间,等水体中原先下的消毒剂降解得差不多后,再泼洒接种EM菌;
6、接着往水体中泼洒点维生素C、电解**和葡萄糖[葡萄糖(Glucose)(化学式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如果是刚下的苗,这个时候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的吃食量少,也就意味着水中甲鱼的粪便和残饵就少,这样微生物繁殖需要的营养素[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就可能不足,因此还应加泼些其他的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如豆浆、饲料浸出液[在地浸开采时注入的化学试剂与矿石发生反应,将铀溶解在液体中,生成的含铀的溶液。]等;而大一点的甲鱼,本身投食量就大,自然而然[自然而然是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出于《牟子理惑篇》。]残饵量就多,微生物繁殖需要的营养素是够的,再者,刚接种的微生物数量也不是非常多,需要的营养素也是有限的,因此就不需要再加泼其他的营养物质了;
7、后续注意调节好增氧量(注意:这个时候是需要增氧,但不宜增氧过大),正常情况下48~72小时后,水体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