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体积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具有灵活、操作方便、见效快等特点,与传统的大网箱养殖相比则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交换更快,可以创造并维持更好的水质条件,经济效益显著。笔者曾经进行了小体积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试验,平均单产量230kg/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纯收入500余元/立方米,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一、养殖水域的选择
水源稳定且无污染,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水面常年风力在0级~6级,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在0℃~38℃之间,冬季不封冰,并要求水域四周植被良好,年降水量适中,且交通方便,水面开阔,通风向阳,光照充足,环境安静。设置网箱地点的最低水深至少比网箱高度高出50cm。
二、网箱的设计与安装
网箱整体设计要求是:大小为1立方米~4立方米,高1.0m~1.5m,网目最小规格为13mm,制造网箱的材料应具有牢固、轻便、耐用、耐腐蚀、抗生物污垢、不妨碍水体交换等特性,网箱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网箱间距1.0m~2.0m,并呈“品”字形排列,以有利于水体交换。
三、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放养
要求鱼种健康、无病、无创伤、体色均匀一致,规格整齐,平均个体体重为40g/尾~50g/尾。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应根据水质状况而定,水体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不少于80cm养殖水域的单位产量可设计为200kg/立方米,而水体透明度大于100cm养殖水域的单位产量可设计为300kg/立方米。放养密度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放养密度=单位水体设计产量/收获时个体体重。
四、投喂
斑点叉尾鮰原属肉食性鱼类,经过多年人工养殖驯化[驯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当中出现的一种文明进步行为。],已转变为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对象是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及大型藻类。网箱养殖中,可以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也可以投喂糠麸、鱼粉、豆饼、玉米等原料配制而成的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但要求蛋白质含量达到34%~36%,水温在5℃~36℃情况下均可以投喂。投喂时,首先要进行驯化,以使斑点叉尾鮰上浮抢食,一般在鱼种进箱后进行驯化1周,驯化方法是投喂时先敲击饲料桶或盆,使之形成条件反射,且每天驯化2次,投喂按照“慢—快—慢”的节奏以及“少—多—少”的原则掌握投喂速度与投喂量。投喂量应根据水温、鱼类大小及其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每次投喂以鱼群不再集群抢食为止,水温15℃~21℃时日投喂量为鱼种总体重的3%,水温15℃以下时日投喂量为鱼种总体重的1%,且每天上午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40%,下午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60%。斑点叉尾鮰喜欢在*暗光线的条件下摄食,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因此,夏季时节可以在网箱附近挂上黑灯诱虫为食。
五、水质管理
斑点叉尾鮰对低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所以要保持水质清新,水体溶解氧含量应经常保持在3mg/L以上。每天上午和下午各监测1次水体溶解氧、水温和透明度。
六、日常管理
1.应规范养殖操作,定期检查鱼类生长情况,认真观察与分析鱼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网箱养殖日志,记录每天的水温、摄食、投喂、死鱼及病害等相关情况,以积累经验。
2.经常刷洗网箱网衣上的污物及附着藻类,使网箱内外的水体可以得到充分交换。
3.经常检查网箱,发现破损及时修补,以免发生逃鱼或凶猛鱼类入箱。
4.随着水位的涨落,必须及时将网箱调节到水深适宜的位置。
七、鱼病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鱼种放养时,用3%浓度的食盐水或0.4ppm的二溴海因等药物浸浴后进箱,并且每隔20天左右在网箱内用15ppm的生石灰和0.3ppm的二溴海因泼洒消毒。网箱周围水域严禁使用违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