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玉田地区温棚养殖甲鱼发病情况分析


  2013年,河北玉田县温棚养殖甲鱼发现有异常出爬死亡现象。死亡甲鱼先趴边,晒背。但反应迟钝,爬动缓慢,逐渐死亡。从背甲上看不出明显症状,翻过来观察发现脖子肿大明显,底板发红,四肢有些浮肿,个别口鼻出血[鼻出血(Epistaxis)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肠道充血发红,肝脏土**,像细菌性败血症症状。以前的资料,给大家做个参考,尤其是希望对养殖大棚甲鱼的朋友有所帮助。

  据了解该地区甲鱼越冬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很高,有时高达20%以上,发病规律如下:

  1、发病季节:化冰后,甲鱼开口之前,此时温棚水温大约在12~14℃。

  2、规格:各种规格均发病,连散养的种鳖也出现此现象。

  3、治疗:由于甲鱼没有摄食,无法使用内服药。外用常规消毒剂、抗菌药没有明显的效果。
这种病可称为甲鱼越冬死亡综合症,病因如下:

  1、疾病:越冬前甲鱼就有病,但没有治愈。

  2、营养:尤其是种鳖产蛋后没有及时补充营养,恢复体质的死亡更明显。据养殖户反映,养殖成鳖的越冬前一个月[《一个月》是一部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现实小说,作者是唐墨云。]加强内服营养保健套餐力度的,死亡率能明显降低。

  3、底质:冬季甲鱼潜入底泥中越冬,底脏、底黑、底臭、底热后会导致甲鱼异常出爬,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能量消耗再加上冻伤会导致甲鱼越冬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偏低。有养殖户反映:一年冬季温棚被大雪压垮后,温度骤降,一个月左右完全结冰,甲鱼虽然多数潜入泥中,安然越冬。但化冰后甲鱼开始逐渐死亡,最终死亡率高达50%以上。也有升温大棚甲鱼冬季长期使用“福地安”改底,一亩地每天使用一把(约三十几片),一冬天没有换水,水也不黑、也不臭,也没有明显变化。最终甲鱼越冬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几,为周边养殖户中最成功的。

  4、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越冬甲鱼死亡有时可见口鼻出血现象,倒着拿甲鱼鲜血从口鼻流出,此时甲鱼还未死亡。出血甲鱼并没有白底板的现象,应该不是慢**。甲鱼从池底爬出来晒背,岸边水温高、溶氧高甲鱼可能患急性气泡病,气泡造成甲鱼肺部损伤,从而口鼻出血,气泡病健康和不健康的甲鱼均有可能发病。这就是有时候看见甲鱼除出血外好像没有什么其他症状的根本原因。

  5、建议措施:勤改底、控藻类、防气泡病。

  照片由利洋水产药店武清店牛海超提供。陶吉鸿编写。

图1:发病死亡的甲鱼

图2:发病的甲鱼温棚

图3:趴边甲鱼口腔发红

图4:底板发红、溃烂

图5:背甲(裙边略萎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