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聪
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鱼类的生长和成活。
一般养鱼水质的指标包括: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氨氮[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含量、PH值和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量;调节水质的目的是要使这四项因子达到适宜鱼类生活、摄食、成长所要求的标准。
调节水质最有效的办法,是加注或换注新水[新水,读音(xīn shuǐ),汉语词语,一般是指新汲之水或春水。]。加入的新水,能增加氧气和老水中缺乏的某些营养盐类,如铁、锰、硅等,以及冲淡池水中有机物的浓度(包括生物代谢的有毒物质),从而恢复正常水质所含成分(氧、氨氮、PH值、浮游生物)平衡。
6-9月为鱼类摄食生长的旺季,一般成鱼池塘每10-15天需加新水一次。早春时,每20-30天加新水一次。每次加水量为20-30厘米,塘水适宜的肥度在25厘米左右。透明度变小,水质过肥耗氧因素增加,同时光合作用层变浅,浮游植物[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包括蓝藻门 、绿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和*藻门八个门类的浮游种类,已知全世界藻类植物约有40000种,其中淡水藻类有25000种左右,而中国已发现的(包括已报道的和已鉴定但未报道的)淡水藻类约9000种。]制氧量减少,塘水会出现缺氧。
对不能加水的池塘,可用投放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的办法改善水质,生石灰可以中和过多腐烂变质的东西,调节PH值、增加水的硬度,减少硫化氢[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毒。]的毒害,还可控制一些病菌的繁殖,一般每亩每次用生石灰15公斤左右全池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