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霉病
(1)病因:水霉菌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25℃低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时或鱼体受损伤时易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
(2)症状:病鱼活力差;头、尾、鳍及体部因大量霉菌寄生,外观似包一层棉絮状;查病灶部可见皮肤、肌肉溃疡。
(3)防治:用5‰~8‰盐水蓄养5~7天,或提高水温(28~30℃)可治愈;用3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治霉灵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0.5%~1.0%脂溶性维生素以增强抵抗力。
(4)发病期:冬季及早春水温13~20℃常发生。
(5)危害性:常见病,易与赤鳍病[赤鳍病是一种病症名,主要表现为病鱼臀鳍和胸鳍出血,*门红肿,肠道充血等。]、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并发而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
2、车轮虫病
(1)病因:原生动物的车轮虫感染。
(2)症状:游泳乏力,易缺氧浮头,食欲差;多寄生子鳗苗鳍及体表部,幼鳗则引起细胞坏死而导致死亡。
(3)防治:病原体繁殖加强,难以根除,以预防及早治疗为主;用0.4毫克/升鱼虫清2号泼洒;福尔马林[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是蛋白质凝固剂。]20毫克/升12小时消毒。
(4)发病期:春季4~6月。
(5)危害性:鳗苗幼鳗易感染,易与水霉、烂鳃病并发而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