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良种的培育程序


  良种,就是人们从野生生物或现有品种群体中,通过有意识的人工选择或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培育出品质优良且具一定规模的群体。众所周知,中华鳖良种的特征有:优、良、纯、壮。所谓“优”指高产优质,成鳖裙边厚实,肉质鲜美。“良”指抗病力强,生长迅速,饲料利用率高。“纯”指遗传性状[遗传性状指生物个体由于遗传差异导致其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等方面所具有的区别性特征。]稳定,保证了鳖优良性状的连续性,杜绝了遗传病变发生的可能性。“壮”则指体质健壮、生命力强。

  其培育良种种苗的程序、措施基本分为如下步骤:

  1、从中华鳖原产地引进野生中华鳖进行驯化,让它们逐步适应人工集约化养殖的环境和条件。
  2、通过提纯复壮,反复筛选,挑选出那些已届育龄外表形态好、健壮活力强、无伤病的做亲本,按公母1比4的比例投放到水质好、土质好、溶氧高,阳光充足、四周安静的彷生态环境中饲养。
  3、实行生长、繁育全过程的隔离养殖,根据既定的科学繁育路线进行繁育。按亲鳖塘-产蛋带-孵化箱-培苗池这一程序分别进行编号、登记、注册、归档,确保其三代以上不发生近亲交配。
  4、为了保证亲鳖的交配、孕期、产蛋和鳖苗生长的营养所需,科学配制各阶段的专用配合饲料,以供足额投喂。
  5、设置专门科研机构全程监控疾病防治[《疾病防治》是2010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巍。]养殖环境、饲料质量,特别是遗传性状传导情况。
  6、为培育良种,规模化[规模化是指事物的规模大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生产基地(至少600亩以上)打造了一系列软硬件。其硬件设施主要是:鱼塘、孵化、培苗、科研、水电、通讯供给等系列,而软件则是生产流程中的各种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一般是指有权部门为保证本部门的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管理制度以及科研、财务、统计、销售、职培等相关的服务规划,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转,使种苗生产实现良种化、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

  去冬今春,鳖市走旺,特别是优质商品鳖成为市场第一卖点。一些良种场[良种场,地属木——巴公路两侧,距新疆木垒县城1.5公里,总户数128户,人口476人,其中劳动力267人,*总支下设两个支部,32名*员;其中农工*员22名,女*员5名。],即使地处穷乡僻壤,但不少采购商、批发商都纷纷寻上门来,可谓门庭若市[门庭若市是一个成语,读音是mén tíng ruò shì,指门前像市场一样。]。而一些专门从事商品鳖生产的养殖户也因手上有二年前购买良种场种苗的凭据,也一并搭上“顺风车”一售而空,他们普遍反映良种鳖好养好卖。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