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苗异地运输后下池要点

1、待下苗池的水质处理:在鱼苗[也叫“鱼花”。]起运前的5-7天将鱼池[鱼池;顾名思义就是渔夫用来养鱼的一个池塘,渔夫会根据所饲养的鱼的品种选择相应的鱼池。]彻底消毒,清洗干净后进水。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无毒性,PH值7-8,溶氧高(6mg/l以上);鱼池要求进、排水方便、过滤设施完善。

  2、调温[通过改变温度来改变晶形...]:鱼苗到达后首先要测量运输箱中水温及待下苗池中的水温,二者温差不能超过2℃,若高于2℃一定要调温至无温差。同时取数尾鱼试水。

  (1)氧气袋[用来装氧气的袋子,主要由无毒、无有害化学作用的材料合成。]包装箱[包装箱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装卸和仓贮,一般用木箱和瓦楞实木托盘,也有采用锡桶或白铁桶的。]的处理方式,首先向氧气袋中加入待下苗池中的水3-4公斤,充氧打包装后,将包装袋放入准备下苗的鱼池中浸泡2小时左右,直至袋内外温度相同。

  (2)活鱼运输箱的处理方式,首先将待下苗池中水(或与池中水源相同的水)抽到活鱼箱内,同时调整出水口流量换水2-3小时。

  3、试水:鱼苗下池[ ...],经试水确认鱼能适应池中环境条件后方可下苗,放苗池水深50-60cm,每平方米放苗量为50-60尾。

  4、投饵:鱼苗下池活动正常后即开始投饲,投喂时关闭水源、气源。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左右,每4小时投喂一次,根据鱼群的分布情况少量多遍,尽可能[尽可能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大致是穷尽行得通。]使鱼都吃到饵料,每次投喂时间为30-40分钟。2-3天后投喂量调整到鱼体重量的4-5%。投喂开口饵料原则上用出发地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但两地饲料相同时可通用,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每吨饲料中可加入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1公斤制成药饵投喂4-5天。

  5、鱼体消毒:鱼苗摄食结束后,用2-3ppm聚维酮碘全池泼洒,连续使用3天。

  6、控温:鲟鱼生长的最佳温度为19-24℃,若池中温度不在此范围内可每日调整2℃,不能一次性调整,尤其从低温向高温过渡时务必密切关注。

  7、日常管理:勤巡池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情况,每天定时投喂饲料,饲料要新鲜、无异味,每日定时注入新鲜水和排污1-2次,尽可能使用微流水。

  8、鱼苗尽量避免太阳强光直射,有条件的地方在水面上方设置部分或全部遮阳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